千山云水铺锦绣,万树烟霞绽新篇!

如果此刻你置身“雪域江南”,看见漫山遍野的桃花,你可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高空俯瞰,雅鲁藏布江蜿蜒如龙,劈开喜马拉雅的褶皱,在藏东南孕育出一片温润之地——林芝。

林芝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差悬殊大,最高是喜马拉雅山东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为7782米;最低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为155米,相对高差达7627米。喜马拉雅山脉的陡然北翘,与横断山组成了一个南宽北窄的八字形构造,让季风和水汽长驱直入。

正因此,林芝不仅是西藏气温最高的地区,也是降水量最大、降水日数最多的地区。这里年平均气温超过10℃,4—7月更是在16—24℃之间,和“江南地区”一样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独特的地形孕育了这片“西藏江南”。每年的3月中旬,这里的桃花就开始随海拔的变化次第开放,最冷峻的雪峰与最娇艳的桃花连为一片,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在藏语中,林芝音译为“尼池”,寓意为“太阳宝座”。千年以前,这里是吐蕃王朝的边陲驿站;近代以来,它曾是西藏与内地交融的“隐秘通道”。

如今,林芝逐渐褪去神秘面纱,书写着从封闭到开放、从贫困到振兴的史诗。

1

“秘境莲花”

要了解林芝,墨脱县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墨脱别名白玛岗,林芝市下辖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3.14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4万人。

在藏语中,墨脱意为“花朵”,这是一朵隐藏在世外的圣洁莲花。《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清朝安国定边的将领刘赞廷曾说:“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

墨脱确实配得上“世外桃源”的称号。

这里是“中国的亚马逊雨林”。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热带雨林。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西藏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四季如春。

这里有“一天经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风光。墨脱地形北高南低,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穿过全境,形成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势。由于地势高差大(相对高差7000余米),墨脱出现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形成了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在这里旅游,白天还穿着羽绒服看雪山,晚上可能就穿着短袖吃冰西瓜。



独特的地形与气候孕育出多样的自然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贯穿整个墨脱县,这里有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海拔落差6400米的天梯,有险峻绝美的南迦巴瓦峰,还有鬼斧神工的果果塘大拐弯……



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墨脱拥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和3000多种高等植物,完整地保留了上万年来原始的、未经改变的自然生物链条,被誉为“世界植物博物馆”和“世界生物基因库”。水稻、花椒、柠檬……听上去与西藏毫无关系的植物,这里都有,这里还是西藏唯一产香蕉的地方。



走在墨脱公路上,沿途景色从绿色森林到幽深峡谷,从白雪皑皑到天外飞石,都能感受到。难怪有人说:

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却拥有全世界。

2

“中国最难到达的县城”

但要走向这片人间秘境,一度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墨脱公路从1961年开始勘测,1975年开始修建,但直到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才正式通车。算下来,这条路修了52年!墨脱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

这条路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险峻的雪山和多变的气候是最大的障碍。与墨脱的美景相伴的,是风雪、暴雨、烈日、泥石流、山体崩塌、蚂蟥、原始森林、野兽、毒蛇、毒虫……

有着二十多年修路经验,参加过青藏铁路、川藏公路等艰险工程的一名筑路者说:到了墨脱才发现,挑战前所未有。

资料显示,墨脱公路全线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水毁、雪崩等各种灾害425处,平均每公里达3.6处。这里每年发生地震400多次,平均下来几乎天天地震。

在这里修路,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一封闭就是10个月;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冬天四处白茫茫,连上厕所都找不到方向。仅1975年至1981年的6年间,国家在波墨公路建设中耗资2538万元,参与建设者共牺牲34人、重伤近百人……有筑路者直言:

我们的武警战士来修路前,都是写好了遗书的。



几十年间,这条路历经5次修建。筑路工人爬雪山、涉冰河、滑溜索、穿原始丛林、过泥石流乱石滩,战胜了饥饿、寂寞和死亡的考验,终于在2013年底让这条路正式通车。

“中国最难到达的县城”终于通车了,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没通公路前,这里的交通糟糕到极点。墨脱人民将土特产背往米林、波密交换茶叶、盐巴及日用必需品,都要穿过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或者过溜索、爬独木悬梯,以岩洞歇脚。

墨脱公路的建成,结束了墨脱“高原孤岛”的历史,也让这朵秘境莲花被更多人知晓。

3

从“孤岛”到“热土”

对墨脱人民来说,这条公路更是“希望之路”和“致富之路”。

2019年,墨脱县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023年,墨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092元、23026元。

背后是产业的力量。

公路开通之后,墨脱的特色产品很快走俏外地。例如2012年,当地开始试种茶叶,3年后茶青成熟。时至今日,墨脱县已建成有机茶园103个,覆盖6个乡镇39个行政村,总面积1.9万亩。



2023年,墨脱县的喜马拉雅圣茶还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墨脱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此外,2023年,墨脱县还种植白肉枇杷2800余亩,建立枇杷新能源智能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22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灵芝、石斛等面积459亩,销售收入243.15万元,“墨脱木耳”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旅游方面,2024年墨脱县接待游客60.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1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3542.8万元。

在援藏工作组的帮助下,墨脱县还在发展水产养殖项目。2022年5月,墨脱县水产养殖项目二期开工建设,2023年4月底完成竣工验收,预计每年可生产10万斤鱼虾。



产业之外,墨脱的文化也得到振兴。

墨脱是我国门巴族、珞巴族的主要集中聚集区,特殊的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目前,墨脱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个,其中有3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25个县级非遗项目。2024年1月,背崩乡巴登村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当地还创建了2个县级非遗工坊。



回看通车之后的十年,墨脱全县公路总里程从268.64公里延长到579.54公里,越来越多的偏远山区被连接起来。

从“孤岛”到“热土”,墨脱正在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4

“木棉牵手雪莲”

视野再放大一点,墨脱的蜕变,正是林芝发展的经典缩影。

作为“雪域明珠”,林芝属于中国水力资源富集区,拥有全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林芝都缺少一个撬动资源的支点。

转折发生在1994年。那一年,北京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式作出“对口援藏”决策。在那之后,广东将政策春风带到了西藏林芝。

30年来,林芝可谓日新月异。林芝地区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2.9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235.66亿元,是原来的81倍!

走在林芝的街头,能看到广州大道两旁,新建的教学楼里书声琅琅;现代化医院中,广东援助的先进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为高原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市中心的商业广场内,商品琳琅满目……



广东带来了什么?

一是人才。30年来,广东累计派出十批近千名援藏干部人才。尤其是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优势产业上,广东向林芝输送各类涉农专家、人才近400名,组织林芝市300余名农业系统干部人才赴粤交流。

二是资源。这些年里,广东累计投入资金逾134亿元,实施900多个项目,在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技术提升、交往交流交融等各个领域助力林芝地区发展。

三是产业。例如,因地制宜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引进珍稀冷水鱼“香鱼”等10余个适养品种,推动建立“保温养殖”整套技术体系和可复制养殖模式。

还有推动深圳波顿集团、上海伽蓝集团、西藏甘露藏药等行业龙头和联升贸易、中拉控股2家澳门企业落户经开区,实现林芝港澳资本“零的突破”。

多年来,广东助力林芝成功创建国家优势产业集群(牦牛)1个,工布江达县藏猪、波密县食用菌及茶叶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墨脱县墨脱镇(茶叶)、朗县朗镇(辣椒)等特色产业强镇6个。



还有旅游产业,广东援藏工作队一边对巴宜区大柏树、米林市彩门村、墨脱县果果塘等景区提档升级,助力全市对外正式运营景区(景点)达到25个。一边在广东设立“林芝之窗”旅游推广中心,大力实施“引客入林”。

更重要的是,广东援藏坚持授人以渔。他们着力打造林芝经开区,高标准建设粤林产业园,入驻各类企业57家,与佛山高新区等7个先进园区及建行西藏分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出改革开放新高地。仅2023年,林芝经开区税收就达3600万元,同比增长181.33%,为全市经济“造血”。

在教育领域,广东先后援建林芝市第一中学、林芝市广东实验学校、察隅县幼儿园等一批学校,551名广东援藏干部人才被选派到林芝参加教育援藏工作。2023年,林芝市高考本科率和一本上线率等指标均位居全自治区第二,林芝一中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

在就业领域,广东每年提供公务员岗位15个以上、事业单位岗位50个以上、国有企业岗位100个以上、企业岗位3000个以上面向西藏高校毕业生招录(聘)。

在医疗领域,广东先后援建了林芝市县(区)两级医疗机构,让全市55个卫生院、141个边境小康村实现配备远程医疗系统及健康检测一体机全覆盖,援藏医疗巡诊义诊开展4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00多人次。

而且,广东援藏医生们通过“传帮带”培育出了一支技术扎实的本地人才队伍,让高水平的医疗系统真正“生根”……



木棉牵手雪莲,南粤挽起高原。30年时间,岭南的春风在林芝造出了一片新的经济绿洲。

5

尾声

林芝的发展同样藏着隐喻。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林芝的桃花,曾见证文成公主进藏的辎重车队,也目睹了墨脱公路贯通时的欢呼。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文明是一条河,从过去流向未来。”林芝的蜕变,正如雅鲁藏布江的奔流——

它冲破雪山桎梏,在绝壁间开辟航道,最终汇入时代的海洋。

路通了,心就近了。林芝的桃花,一年比一年绚烂;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一个比一个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