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在电影院温习了部神话作品。

谈不上如何评价倒让我想起1985版的《济公》。当年看这部剧年纪尚小只觉得很新奇,里面神仙法术什么着实令人向往,但整部剧看完就只记住了济公。

其中游本昌在出演济公时,拍摄过程中引发天地巧合,至今仍历历在目。

1985年50岁的游本昌凭借《济公》大火,但成名后,他却决定剃度出家、皈依佛门,因为拍摄时,发生了3件“怪事”!

遇见一回是巧合,遇两回、三回是天意。



但在外人眼中,这一切不过是天象罢了,游本昌却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是命数也是定数。于是他皈依佛门取法号——定畅。

很多人可能不识游本昌,但“济公”很多人是知晓的。“济公”既是一部电视剧也指一个人一个拥有无边伟力的人。有普济众生公平公正之意,故而唤名:济公。

有人说:游本昌“济公”之后再无济公。这话虽有点儿夸张却是事实,正如四大名著第一版之后再无经典一样。当今娱乐圈陈浩民、张默、郭德纲都曾扮演过这个角色,空有济公之形却无济公“疯癫。”与游本昌的济公相比,有天壤之别。

记得,济公有一句口头禅: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简直不要太熟悉,它曾是一代人的回忆。

游本昌的“济公”演活了济公,演到精髓入木三分,而他之所以演得如此刻骨铭心,有佛性,还要得益于他的境遇,这也与他往后2次出家有莫大干系。

游本昌第一次入佛门,还是在他小的时候。

那时游本昌体弱多病,父母就跑到寺庙里祈福。一位僧人告诉他说:这孩子与佛有缘,若不与佛结缘怕是活不过13岁。父亲爱子心切就送他入了寺院。

多年以后游本昌挺过了13岁的劫,并还俗做了一个普通人。后来,他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央话剧院,此后30余年,他贡献了79个龙套角色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主演作品。游本昌自嘲说:我没才又不帅只能跑龙套了。

后来1984年春晚上,他自导自演哑剧《沐浴》从头至尾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却把《沐浴》演绎得深入人心,那是一种洞彻人灵魂的震撼。也是这部哑剧,让他成功入了“济公”导演的眼里。



游本昌得知,自己被“济公”剧组选中了,非常开心但他又犹豫了。

原因是,他的学生严顺开也要演济公。他一时犯了难,后来才知原来根本不是同一部剧,这才开心去了。

游本昌为了演好济公,花了非常多的心血。查阅大量资料,揣摩人物性格、姿态以及话说语气,总结起来就是:破、穷、脏,却又惩恶扬善,法力无边。很快游本昌,便开始了戏中生活。那时候,演员是真演员相当拼。

他在戏中别看他吃肘子吃得很香,事实上,因为高温缘故,都已经发臭。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他硬生生吃了下去。有一场被挨打的戏,为力求真实他吩咐其余演员说:你们真打,不用担心我。结果就是他躺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最后一部剧完结,他只拿到了900元的片酬。

事实上,那时候还是工资制,不像现在演员拿分红所以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拼。但呈现的影视效果,却很真实。“济公”播出后,掀起了一阵济公热,济公口头禅朗朗上口。

大街小巷、凉茶铺子、毛头小孩儿都会唱。

人们都说:济公神了,演活了人设。游本昌也在这种情况下,声名鹊起。可偏偏他在2009年提剃度出家了人们想不明白。

后来才知,原来游本昌在拍戏时,曾遇到三件“奇事。”

有一场戏济公要与人斗法,需要他摇扇借风,可当时风和日丽没有风。他就说:风来,结果平地上果真刮起一阵风,直到戏拍完。

还有一次,他拍戏时,头顶有蝴蝶萦绕,始终不肯落脚,他说:飞来、飞来,蝴蝶就真过来了。他隐隐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最后一件事导演要拍一个大场面,但突逢下雨,奇怪的是其余地界都下,唯独他们所在地方没有雨很是奇特。经过这三件事后,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他已经90余岁,虽然年事已经高但依旧精神矍铄。每天坚持晨练,陪伴妻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还能独自玩直播。面对镜头一口一个“娃娃们”尽显慈祥,时而搞怪,时而暖心。

不得不说,游本昌心态是真的好让人羡慕。

我们大部分人,这一生都在为柴米油盐家庭活着,却很少为自己而活,不是不想奈何迫于生活。生于盛世却似若牛马,若真无可为,保持良好心态亦是种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