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林西县城南街道,一群孩子正踩着柔软草坪上的阳光,在色彩斑斓的滑梯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社区广场。这里,每一处细节都浸润着对儿童的关怀与呵护,林西县正以“儿童优先”为核心理念,将“友好”二字融入社区建设的肌理之中,打造出一个让家庭安心、儿童欢心的成长乐园。


社区周末课堂举办“百变小积木”乐高拼搭活动

作为林西县年轻化特征显著的社区,城南街道未成年户籍人口达6800余人,占总人口的17.5%。面对这一群体需求,街道党工委以“四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为抓手,从空间营造、教育服务到文化培育,全方位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漫步社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乐区成为最亮眼的风景线:采用环保弹性材料铺设的场地安全舒适,滑梯、秋千和攀爬架错落有致,卡通造型的指示牌与充满童趣的涂鸦墙相映成趣,吸引孩子们流连忘返。“以前孩子只能在小区里乱跑,现在社区有了专门的游乐区,设施安全又有趣,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居民李女士一边看着女儿荡秋千,一边感慨道。

硬件设施的完善只是第一步,城南街道更注重通过多元服务滋养儿童身心成长。社区“周末课堂”项目便是其中一大亮点。每逢周末,孩子们便涌入社区活动中心,参与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绘本阅读等课程。街道与教育部门、共建单位合作,引入专业师资力量,让周末课堂成为孩子们的第二校园。二年级学生张明轩兴奋地说:“上周老师带我们用废纸盒做机器人,我还交到了新朋友!”红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晶晶表示:“周末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站,更是孩子们社交能力与创造力的孵化器。未来我们将拓展更多特色课程,让周末时光更充实、更有意义。”

在城南街道,“儿童友好”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规划,更是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社区定期举办“童言童语”议事会,邀请孩子们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在一次讨论中,7岁的董昕怡提出“希望游乐区增加遮阳棚”的建议,不到两周便得以实现。这种尊重儿童声音的机制,让社区治理更显温度。家长董飞对此深有感触:“孩子觉得自己是社区的小主人,责任感也更强了。”此外,街道还通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组织亲子读书会、环保实践等活动,让家庭教育与社区支持形成合力。

社区的温度,还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上。萤火虫爱心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访困境儿童家庭,提供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社区图书馆开辟“童书漂流角”,鼓励孩子们交换书籍、分享阅读乐趣。居民赵奶奶带着孙子参加活动时感叹:“萤火虫的志愿者特别耐心,孩子现在变得开朗多了,连我都跟着学了不少育儿知识!”这些细微处的用心,让“友好”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

从安全无忧的游乐空间到启智润心的教育服务,从倾听儿童声音到凝聚社区共识,林西县正以儿童为纽带,编织出一张充满活力的社区网络。正如城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宁静所言:“在这里,孩子们的笑容就是社区最美的名片。”未来,林西县将继续深化儿童友好实践,拓展“睦邻”文化内涵,让更多家庭感受到“推门即美好”的幸福生活。(杨玉婷、吴鑫)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