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产品“刺客”,我们认知里面价格不是很高的,结账的时候发现是“天价”,归根结底到底是商家太聪明了。

事件叙述



起因是一位游客去新疆旅游,在乌鲁木齐大巴扎被骗了9800元,并且一再嘱咐大家不要去大巴扎干果店买任何东西。

上面还说里面销售的枸杞、胎菊等花茶全部是按克销售的。

后续打电话给110以及市场监督都没用,属于强卖了。



就是这游客去店里想买点花茶带回家,店员报价的时候都是几块钱,例如问店员玫瑰花茶多少钱,说的是三元。

这里指的是一克的钱,并不是一斤,我们都知道500克是一斤,3元一克的话,那就是1500元一斤。



这已经属于天价花茶了,即便是再上等的玫瑰花茶也不能这么昂贵吧,况且可能还不是上等的品相。

游客也是很气愤就这样老板,110都在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在的情况下,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



这位黑色衣服就是市场执法人员,他就当着110的面以及游客说:“买卖没有任何问题,不属于强买强卖,如果存在欺诈的话立马给退钱,但是这不存在欺诈”。

并且说这是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的,自愿购买,自愿销售所以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消费者这边也表明立场了,商品销售也有售后的吧,我们现在不想要了。

执法人员表示这不是网店,没有七天无理由退货。



游客听到执法人员这样说,也是心凉了一半,表示货也没出,他们也没拿啊。

这个时候站在一边的110也说话,他意思也是明码标价了,意思也是游客的不对。



游客也是生气了,表示买个菊花茶几千块钱,你们觉得合适吗?他们好像是不觉得这个价格太贵,反而觉得游客无理取闹。

因为执法人员的立场没有中立,一直站在商家这边,最后让游客自己拨打12315投诉。



面对这样的回应,游客也是愤怒了,网友看完执法人员的回应直接心凉了,这段话有失偏颇不说,全程都是规避责任。

并且只字不提对方报价是克并不是斤,于是新疆文旅评论区沦陷了,大家开始质疑为何这样对待游客!





因为舆论的影响老板退款了,并且游客这边也删除了相关的视频,但是这件事如果不发在网上还会这样妥协吗?

当事人也是晒出了聊天记录,表示本来当地让他们走司法程序,现在老板退钱了也表示就这样了。

但是游客陈述了一个事实,她发出来的目的也是让他们购买东西的时候询问一下是一斤还是一克的钱。



事情的最后就是网友们争取的权益,也感谢这位游客的曝光,不然很多人还是会被套路的。

现在很多都是按照克报价的,之前小编逛街也是遇到卖花茶的,我一看1.5元最后很小的字这里写着克,如果不仔细看就准备买了。

这件事也告诉广大消费者,买东西务必问好价格,但是商家按照克真的不算欺诈消费者吗?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