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援引相关报道披露,现任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曾在今年2月致信特朗普,希望在平定反政府武装“M23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美国的军事支持。作为交换条件,齐塞克迪提议美国将获得刚果(金)的关键矿产,这将“有助于美国在航空航天、汽车、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齐塞克迪的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报道的真实性,但未透露信件的具体细节。齐塞克迪在信中对特朗普大加赞扬……确保美国从刚果(金)获得钴、锂、铜和钽等关键矿产。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寻求美国支持的同时,齐塞克迪正在与特朗普的盟友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谈判。普林斯是美国私人军事承包商黑水国际的创始人,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谈判成功,普林斯将帮助刚果(金)政府从采矿业务中征收税款。刚果(金)拥有丰富的钴、锂、钽、铀等矿产资源。《华尔街日报》指出,钽和钴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苹果、惠普、英特尔等美国公司都需要这种矿物。锂是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曾形容这种矿物是“新石油”。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资料图)
刚果(金)堪称“非洲的心脏”,热带雨林覆盖其北部,刚果河贯穿国土,水电潜能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一。矿产方面,其钻石储量超2亿克拉,钴矿占全球一半,铜、黄金的储量同样惊人。不过,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个“躺在金山上的国家”,人均GDP却仅有650美元,超过七成的人口还是贫困状态,连饭都吃不饱,每年还需要进口近百亿美元的粮食。刚果(金)独立时,全国铁路仅1026公里,教育体系近乎瘫痪,人为制造胡图族与图西族对立的矛盾,为日后冲突打下了楔子。
2012年,刚果(金)内战爆发,起因是政府军中的一群士兵发起叛变,迅速组建起M23武装,与政府军展开交火。这场叛乱迅速蔓延至整个刚果(金),到了2025年,局势更是愈发严峻。M23不仅占领了大量战略要地,还扬言要进军首都金沙萨。面对这样的紧迫局势,刚果(金)政府曾斥巨资聘请欧洲白人雇佣军来剿灭M23。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经过卢旺达军队训练的M23战斗力异常强大,直接击败了白人雇佣军,并收缴了他们的武器。这在以前,是非洲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刚果(金)的一处矿山(资料图)
绝望之中,刚果金政府想到了乌克兰的“成功经验”——用资源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对于美国而言,刚果金的矿产资源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肥肉”。近年来,美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能源危机、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问题接踵而至,对资源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刚果金愿意“献上”如此巨额的矿产财富,美国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然而,美国真的会为了刚果金派遣军队,与卢旺达军队正面交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提供武器装备,让刚果金政府军自己去打仗,而自己则坐收渔利。
这场交易还有更深的国际含义:它标志着美国正从过去依赖跨国公司和私人资本控制非洲资源的方式,转向更直接的国家干预模式。以往是洛克希德、通用动力、埃克森美孚这些企业充当代理人,而现在,白宫、五角大楼、国务院直接出面,谋划一场“军事-资源一体化”的帝国重启。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激化非洲地区的地缘紧张,甚至引发代理人战争与地区大国的战略博弈。这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回潮,是用合作的外衣包裹的控制与掠夺。
刚果(金)(资料图)
2008年的时候,他和中国企业签署过一份大规模的合作协议,作为回报,中国为刚果金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看这份合作协议越来越不顺眼,整天拉着欧洲一起造谣,齐塞克迪觉得自己拿到了“金牌令箭”,翻脸不认账,要推翻之前签好的协议,薅中国企业的羊毛。如果刚果(金)稳定地和中国合作,不用“卖国”,也能稳稳当当地坐在矿山上发展本国经济和基础设施。而且,论在非洲的影响力,深耕该地区多年的中国,要比美国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