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老一辈的传统思想中,祭祖一直都是比较严肃甚至可以说是悲伤的事情。
可在今年的清明小长假中,扫墓突然换了一种风格,扫墓不再是长辈单独前去,而是一家老小 齐上阵。
甚至毫不避讳的在坟墓面前野餐起来,这让不少网友看了直呼:祖宗看了都馋!
突然流行的“坟头野餐”
不得不说,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真的是越来越超脱于时代了,他们可以做到一边尊重科学一边感叹玄学的力量,一边追求新时代新思想一边对传统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赞扬。
最近这几天刚好是清明节小长假,但是这种小长假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来过又好像从来没有来过。
甚至大家都在网上发问,听一百遍《反方向的钟》能不能回到小长假的第一天?
不过说归说闹归闹,现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大队伍中也开始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
基本上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去扫墓祭祖,不过除了往年传统的项目之外最近几年又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坟头聚餐。”
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恐怖故事,然而事实上就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
祖先的墓碑前摆满了后代准备的各种水果吃食,而在墓碑的旁边却铺上了一张大大的野餐垫,一个家族的人在野餐垫上摆上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围着野餐垫就开始野餐。
对于这种让人意外的行为,这群人的解释也是十分有趣,美其名曰这叫“祖先吃啥我吃啥。”
但其实想想咱们平时出去野餐也是会找一个山清水秀有花有草的地方,铺上一张野餐布一群人席地而坐在大自然中享受食物的美味。
只不过如今把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换成了在祖先的墓碑旁边,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和祖先共同享用食物了。
对此网友都忍不住调侃“如果祖先真的在天有灵,估计也会感慨一下这子孙后代真会吃,真是看着都馋啊!”
然而一个现象的爆火往往会引来不同的声音,对于这种行为网上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是作秀还是真洒脱?
对于突然兴起的“坟头野餐”有人认为这是新一代人思想上的解放,是一种对于生命的重新认知。摒弃了从前对于墓碑的固有思想,比如晦气、不吉利等等。
支持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很有人情味的做法,不仅不浪费食物,毕竟如果祖先真的在天有灵看到子孙后代齐聚在这里也是开心的。
毕竟这样的“仪式感”,总是比烧完纸立刻就走显得有温度多了吧?
然而有支持就会有反对的声音响起,有人认为这就是一种无底线地炒热度博眼球,甚至连故去的老人都要被迫成为流量时代的牺牲品。
有人说墓园本来就烟火不断,如果这群人再在这里聚众野餐到时候,再遇到一群没素质的直接把吃剩的垃圾到处乱扔,污染环境反而在很多人眼中是对于祖先的一种打扰亵渎。
也有人批评这种行为就是懒,好不容易回家祭祖一趟竟然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和心思都不肯出,那还装模作样地回来一趟做什么。
不过其中最严肃地还是说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背离了清明节祭奠祖先的初心和意义,因为祭祖的核心就是对于祖先的尊敬。
但是一群人在墓碑前大大咧咧地开始野餐,那就是把一件严肃的事情娱乐化了,是非常不可取的。
只不过这两种态度和声音依旧是谁都无法说服对方,但是除了对于此事的评价之外,也很难不让人思考“坟头野餐”的成因。
“坟头祭祖”是当代人的新突破?
现实就是由于当下的社会上飞速发展的社会,整个时代都是快节奏的。
年轻人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了,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可以回家来祭奠一下祖先,那自然是怎么做效率高就怎么来了。
毕竟假期结束了,大家还是得正常的工作生活,这个状态不能祭祖而被打乱。
与其家里人为了一顿饭大费周章还很有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没吃好,倒不如将吃饭和祭祖二者巧妙结合起来。
不失心意的同时也做到了效率的最大化利用,可谓是双赢。
其次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总是追求一家团圆聚一聚的。
但是平时的工作生活,大家都是天南海北见不到面,唯一能和亲朋故交好好聚一聚的机会也就是过年那几天假期,但是过年的时候又有很多事需要忙碌,还要到处奔波。
而清明祭祖就成了除了过年之外,一个大家族的人能够好好聚在一起吃一顿饭的最好机会。
也许祖先看到后代家族的人还能如此融洽和谐,想必也会觉得欣慰。
其次就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的想法不同了,他们不会用任何守旧的思想来禁锢自己,对于很多从前避而不谈的事也并不在意,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
所以清明祭祖时进行“坟头野餐”实在是一种无可厚非的行为,对于不涉及底线的行为还是要尊重个体的差异,社会才能更加包容更加进步。
其实清明节的存在就是为了悼念祖先,体现了中国人的一个“孝”字。
但是孝顺是需要用心的,是要体现在对于长辈的态度和行动上的。如果老人在的时候不好好对待,逝去后的排场仪式做的多大多隆重又到底是做给谁看的?
所以与其纠结不同的祭祖行为到底是对还是错,不如从自己做起对家里的长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怀,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信息来源:潮新闻--清明扫墓结束后秒变野餐现场 主打一个“祖先吃啥我吃啥”亲历者:拜了五六个坟,嘴就没停过---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