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的房子找到了吗?”她站在茶水间,指尖轻敲杯壁。我摇头。
“要不,来我那里住?”她的声音很轻,像一阵风吹过耳畔。我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考虑一下,不着急。”她没等我回答,转身走了,只留下一串轻盈的脚步声和若有若无的香气。
空气凝固了,我感到有一双无形的手,正悄悄地推动我的命运。这个提议,我该接受吗?
01
我叫林默,普通得像一粒尘埃,可以悄无声息地飘落在任何一个角落。
从大学毕业到这家公司已经三个月了,我还是习惯性地缩着肩膀走路,像是担心碰到什么看不见的障碍物。
公司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尤其是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管们,他们说话的声音总是充满了一种我无法理解的自信。
我的工位在角落里,每天面对着电脑屏幕,分析一些数据,写一些没人会认真看的报告。
薪水刚好负担得起城郊的一间小单间,没有电梯,墙壁发霉,水管时常漏水。
房东是个秃顶的中年人,总是用一种挑剔的目光打量我,好像我欠了他很多钱。
那天,他突然告诉我,下个月房租要涨百分之三十。
“房价涨了,税也涨了,我也没办法。”他耸耸肩,像是在谈论天气。
我站在原地,感到一阵眩晕。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我要省掉所有的娱乐开支,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要削减。
回公司的路上,我的手机响了,是妈妈。她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她开始谈论她的关节炎,谈论小城市的天气,谈论邻居家的猫又生了小猫。
我只是“嗯”和“啊”地应着,心思却飘向了房租的事。
挂了电话,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公司门口。推开玻璃门,冷气扑面而来,驱散了一些夏日的闷热。
茶水间里,咖啡机嗡嗡作响。我接了杯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今天的报表分析很到位。”我转过身,是张小雨。
她是上个月从总部调来的,据说是什么重要项目的骨干。她总是穿着简单却看起来不便宜的衣服,说话轻声细语,却隐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谢谢。”我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她会注意到我的工作。
“你住在哪里?”她突然问。
我告诉她城郊的小区名字,她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
“听说那边的房子条件不太好。”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尴尬地笑笑。
“我刚好在找室友分担房租,”她看着我,“要不要考虑一下?”
我愣住了,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张小雨,这个神秘的女同事,竟然邀请我合租?
“我的公寓在市中心,两室一厅,环境不错。”她补充道,“你可以考虑一下,不着急。”
她离开茶水间,留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手中的水杯早已忘记喝一口。
回到工位,我开始胡思乱想。张小雨为什么会邀请我合租?我们并不熟悉,工作上的交集也不多。
我打开电脑,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却控制不住地去想这件事。
晚上回到出租屋,我打开泡面,坐在床上吃着。房间里很闷,窗户开了也没用,外面是工地的噪音和灰尘。
手机亮了,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这是我的号码,张小雨。如果你考虑好了,随时联系我。”
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墙上的壁纸因为潮湿正在一点点剥落,就像我摇摇欲坠的生活。
思考了一整晚,我决定接受张小雨的提议。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逃离这个破旧的单间。
第2天, 我在茶水间找到了张小雨,告诉她我接受了合租的提议。
她笑了,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感觉像是沐浴在阳光下。
“太好了,这周末就搬过来吧。”她给了我地址,是市中心一个高档小区。
周末,我收拾好为数不多的行李,乘坐公交车前往张小雨的公寓。
小区大门口有保安,花坛里的花朵娇艳欲滴,喷泉的水声清脆悦耳。
我按照短信上的单元号找到了楼栋,电梯里镜面般的墙壁映出我略显局促的身影。
门铃响了两声,门开了。张小雨穿着家居服,头发随意地扎起,看起来比在公司里更加随和。
“欢迎。”她接过我的行李,把我让进门。
公寓比我想象中还要宽敞明亮。客厅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天际线,厨房里的设备看起来都是高档品牌,客厅的沙发看起来很舒适。
“你的房间在这边。”她带我来到一个房间,推开门。
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深色的木地板上。一张双人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简单却温馨。
“希望你喜欢。”她说,然后把钥匙交给我,“这是你的房间钥匙和大门钥匙。”
我接过钥匙,感觉像是接过了一份责任。
她指着客厅尽头的一个门说:“那是我的书房,里面有些工作资料,平时我会锁着。”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02
晚上,我们一起点了外卖。她似乎很了解附近的餐厅,推荐了几家口碑不错的。
吃饭时,我们聊了一些生活习惯和公司的事情。她说话不多,却总能问到点子上。
“你有什么职业规划吗?”她突然问。
我愣了一下,老实说,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可能...升职加薪?”我半开玩笑地说。
她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既不满意也不失望:“好好想想吧,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那晚,我躺在新房间的床上,感觉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远处高楼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我想起自己的老房子,想起妈妈,想起大学时的梦想,又想起张小雨问我的那个问题:职业规划。
我没有答案,只有一些模糊的期望和不确定的未来。
随着同居生活的开始,我渐渐发现张小雨的一些习惯。
她总是早出晚归,有时深夜才回来,脚步轻得像猫。
她很少在家做饭,冰箱里主要是一些水果和饮料。
她的房间和书房总是关着门,有时从里面传出她讲电话的声音,但听不清内容。
周日的早晨,我正在厨房泡咖啡,张小雨从房间里出来,穿着运动服。
“我去跑步,你要一起吗?”她问。
我点点头,匆忙换上运动服跟上她。
小区的跑道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晨跑。张小雨的步伐轻快而有节奏,我努力跟上她。
“你每周都跑步吗?”我气喘吁吁地问。
“习惯了,保持健康。”她语气平静,呼吸均匀,好像一点都不费力。
跑完步,她带我去了附近的一家早餐店,点了两份健康餐。
“下周我可能要出差几天,”她啜了一口柠檬水,“你自己住没问题吧?”
我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行程一无所知。
“出差去哪?”我问。
“总部,例行会议。”她简短地回答,然后转移了话题,“对了,记得下周四部门会议的PPT。”
回到公寓,我看到她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小行李箱,里面整齐地放着几套职业装。
她动作利落,像是经常这样打包行李。
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假装看书,实际上在观察她。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优雅和效率。
周一早上,我们一起去公司。路上,她接了个电话,用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交谈了几句,然后迅速挂断。
“什么语言?”我好奇地问。
“法语,一个国外客户。”她笑了笑,没有多解释。
到了公司,我们各自去了自己的工位。上午,部门经理李强突然找我谈话。
“林默,有个项目组缺人,考虑到你最近的表现,我想让你去试试。”
我惊讶地看着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
“是信贷风控模型那个项目吗?”我问。
李强点点头:“没错,这个项目很重要,也是个机会。好好表现。”
回到工位,我还有些不敢相信。信贷风控模型是公司的核心项目之一,通常只有资深员工才能参与。
下班时,我在电梯口遇到了张小雨。
“听说你加入了信贷风控模型项目组,恭喜。”她微笑着说。
“你怎么知道的?”我有些惊讶。
“公司里没有秘密。”她轻描淡写地说。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想,是不是因为和张小雨同住,所以李强才会突然重用我?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我立刻否定了它。公司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安排工作,一定是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03
接下来的一周,我全身心投入到新项目中。张小雨确实出差了,公寓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没有她在,公寓显得格外空旷。我发现自己开始习惯她的存在,习惯早上在厨房里碰面,习惯晚上一起吃外卖。
项目组的工作很有挑战性,但我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能胜任。我提出的几个优化方案得到了组长的肯定。
张小雨回来的那天晚上,我正在客厅里加班。听到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我抬起头。
她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依然明亮。
“项目进展如何?”她放下行李,问道。
“还不错,”我合上电脑,“刚提交了一个优化方案。”
她点点头,似乎并不意外:“你很有潜力,林默。”
这句简单的夸奖让我感到一阵温暖。
第二天在公司,我被叫到会议室。项目组长和几个高管在那里等着我。
“你提交的优化方案很有创意,”项目组长说,“我们决定让你负责这部分的实施。”
我呆住了,这意味着我不仅仅是项目组的一员,还要带领一个小团队。
会议结束后,我恍惚地走回工位。同事们看我的眼神有些不同了,有羡慕,有好奇,还有一些我无法解读的情绪。
下班时,我在茶水间遇到了王芳,她是和我同期入职的。
“听说你升职了,”她酸溜溜地说,“是不是和张小雨有关系?”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
“别装了,”她压低声音,“大家都知道你们住在一起。她可是有背景的人。”
我没有回答,只是匆匆离开了茶水间。
回到公寓,张小雨已经在厨房里准备晚餐,这是第一次看到她下厨。
“今天想尝尝我的手艺。”她微笑着说。
我坐在餐桌旁,看着她娴熟地切菜、炒菜,一切都那么自然。
“公司里有人说我和你有关系,所以才会升职。”我突然说。
她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切菜:“你相信吗?”
“不知道。”我诚实地回答。
她转过身,直视我的眼睛:“林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全凭实力得来的,也没有什么是完全靠关系得来的。重要的是,当机会来临时,你是否准备好了。”
她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晚餐很美味,我们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避开了公司和升职的事情。
之后的几个月,我的工作进展顺利。我负责的那部分项目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公司里的地位也逐渐稳固。
张小雨依然神秘,她有时会在深夜接到电话,然后锁上书房的门,低声交谈。我能听到只言片语,什么“计划进展”、“下一阶段”之类的词。
她的出差也越来越频繁,有时一周内只能见到她两三次。
与此同时,我又一次被提拔,这次是直接跳了两级,成为部门副经理。办公室也从原来的开放区域换成了单独的房间。
升职的消息在公司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说我是“被空降的”,有人说我背后有人,还有人说我和某高管有特殊关系。
我开始对张小雨产生了一些怀疑。她到底是谁?为什么从她出现开始,我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我决定做一些调查。
04
首先,我注意到张小雨的社交圈极其有限。她在公司几乎不参加任何非正式活动,和同事的互动也仅限于工作。
其次,她的手机似乎有两部。一部是日常使用的,另一部只在特定时间出现,通常是在她锁上书房门后。
再次,她的财务状况明显超出了一个普通员工的水平。她的衣服、包包都是名牌,虽然低调,但内行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最奇怪的是,我发现公司高层对她的态度非常特殊。有一次,我在电梯里看到她和公司的CEO站在一起,两人之间的对话轻松自然,完全不像上下级关系。
这些观察让我更加确信,张小雨不是一个普通的同事,她的真实身份可能与我的频繁升职有直接关系。
一天晚上,张小雨告诉我她要出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可能很晚才回来。
“不用等我,”她拿起包包,“明天还要早起。”
我点点头,假装专注于电视节目。
她离开后,公寓陷入了安静。我坐在沙发上,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
这是个机会,我可以进入她的书房,寻找一些线索。
但这样做是否道德?我和她毕竟是室友,侵犯她的私人空间似乎不太合适。
犹豫了大约半小时,我的好奇心最终战胜了道德感。我站起身,走向书房。
门没有锁,这有些出乎意料。平时张小雨总是谨慎地锁门,今天可能是因为匆忙而忘记了。
我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门,谁知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呆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