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军报消息,法治,落实到军事训练领域就是依法治训、按纲施训。当前,许多新的编成、新的战位相继涌现,涉及到单元耦合、兵种聚合、体系联合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增多,这就需要各级及时把准军事训练转型脉搏,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矛盾问题,鲜明立起战斗力标准,推动战斗力向更高层次跃升。

军事训练法规是训练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思想上立起法规制度的权威,是落实依法治训的关键一步。学习训练法规要力求全面系统,掌握内涵要义,既要根据军兵种自身实际精研专业法规,也要结合训练转型吃透联合法规,逐章逐节条分缕析,让官兵将“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各级党委机关谋划决策要立起“先法后兵”理念,制订训练计划要严格按纲筹划,把内容定全、时间定足、标准定实,不能片面追求安全随意降低标准,不能罔顾客观规律人为拔高要求,计划一旦实施就要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基层组训者要强化“计划是法”“方案是法”的理念,依法组织实施、依法督导检查,切实把法规制度刚性贯彻到训练全过程,确保军事训练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

军事训练开展到哪里,法规制度就要跟进到哪里。在合成训练、体系用兵条件下,多区域、多系统、多兵种要素高效运转,部队怎么合练、专业怎么协同、人员怎么配合,都需要一套清清楚楚的运筹章法,确保诸要素按法规流程无缝衔接、逐级合成,焕发体系制胜力。合成训练更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要结合新的作战编成机构,细化明晰各层级、各兵种、各单元的职责分工,确保兵力高效顺畅联动。“合成管好”才能“合成训好”,要探索建立数据化、全周期训练管理机制,实现科学排兵布阵,提升体系练兵的军事治理效能。

军事行动推进到哪里,法规制度就要“护航”到哪里。近年来,随着军事任务逐渐多样化,开展法理斗争、捍卫合法权益需要精准的法律法规全面护航。要前瞻建章立制,围绕思维理念、制度机制、运行模式进一步探索研究,确保在军事斗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都有法可依,提升任务部队应对风险挑战、化解矛盾冲突的“软实力”。要创新评估方式方法,加强军事行动法律风险评估,对目标、行动手段等进行科学系统分析,确保军事行动安全实施。

军事转型攻坚到哪里,法规制度就要聚焦到哪里。随着联合作战深入发展,未来关联的组织、人员、技术、装备将持续增加,如果没有统一的法规制度来约束,联合作战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要牵住“牛鼻子”,抓紧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等重点建设领域的法规制度,着力解决好法治保障融入联合不足、不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实现战力的最优聚合。要构建适应联合作战需求的法规体系,依法建立起权限明晰、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联合作战决策、指挥和保障机制,驱动联合要素深度黏合。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细化有助于“末端联合”的法律法规,打破联合壁垒、消除信息屏障,畅通联合作战的法治“经络”。(单正海、韩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