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重击,民进党当局反应尴尬而矛盾。岛内自媒体人吴东昇表示,虽然台湾地区长期奉美国为所谓的“主子”,甚至贡献了“史上最大外来投资案”,却仍未能避免被课以32%的高额关税,这不仅暴露了“美台关系”的实质,更凸显出台当局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吴东昇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际上可能加速美国的衰退。因为各地方企业不会因此而傻傻地到美国设厂,”他解释道,“如果投资美国真的符合企业利益,根本不需要关税政策,企业早就一窝蜂抢着到美国卡位设厂了。”他警告,美国可能面临盟国联合抵制,甚至引发美元风暴。

关于台当局的应对,“赖清德声称‘美台关系’处于有史以来最好时刻,却被关税政策重重打脸,吴东昇尖锐地指出,台当局强迫台积电在美投资数万亿台币,却仍未能换取关税优惠。更令人担忧的是,台湾地区的外汇存底中约有92%(约17万亿新台币)都用于购买美债,这种集中风险的做法令人担忧。

吴东昇特别抨击了台当局应对危机的矛盾态度。“过去几个月台当局从上到下都在喊穷,结果面对关税冲击,台行政机构突然宣布要补助企业880亿新台币,”他讽刺道,“原本不是没有钱吗?怎么这时候又有钱了?”

对于民进党呼吁朝野团结应对危机的说法,吴东昇更是直言不讳:“绿营呼吁团结的同时,罢免这把大刀却依旧架在在野党的脖子上,这究竟是哪门子团结?”

分析台当局此类矛盾行为的动机,吴东昇认为这反映了民进党当局一贯的政治操作手法。一方面,通过强调危机来转移民众对内政问题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利用“团结抗外”的口号压制反对声音,同时借机为自身政绩不彰寻找借口。

他特别警告,台积电部分投资外迁将导致产业链外移,台湾将失去大量工作机会,进而引发房市下跌,这些都是目前无法估计的损失。而绿媒仍在洗脑民众,称被课高关税“不一定不好”,代表台湾有“不可取代性”,这种唾面自干的精神胜利法令人不齿。

吴东昇最后表示,台湾地区目前面临的不仅是关税危机,更是执政当局长期以来盲目依附美国、缺乏独立自主政策的深层危机。

(海峡导报记者 程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