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集药用价值与膳食滋补功效于一身,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通化市东昌区紧握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关键,将梅花鹿养殖产业培育成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走出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

暮春四月,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沟村的山林间薄雾缭绕,国惠鹿园一排排鹿舍依山而建,数百只毛色光亮的梅花鹿或悠闲踱步,或低头咀嚼着精心调配的饲料,饲养员提着盛满饲料的竹篮穿行其间,与鹿群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这里不仅是梅花鹿栖息的乐园,更藏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致富密码。


财政撬动+村集体自营,小山村养出“金产业”。在夹皮沟村,中央财政350万元支持的梅花鹿养殖场扩建项目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新建的1400平方米标准化圈舍内,6座鹿舍与草料储存间整齐排列,100头优质种鹿的引进让种群结构焕然一新。作为镇、村两级共建的集体自营项目,养殖场现存栏109头梅花鹿,两年间实现营收20余万元。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村民还能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薪金获得双份收入。


绿色配方+生态养殖,鹿产品畅销全国。相距不远的国惠鹿园,则是当地梅花鹿产业提质升级的标杆。建园6年来,累计投入1300万元打造的10万平方米生态养殖基地内,10栋鹿舍错落分布于青山脚下,500余头梅花鹿在“绿色食谱”滋养下茁壮成长。技术员高荣一抓起一把饲料介绍道:“我们的饲料选用玉米、非转基因豆饼、玉米秸秆,配上内蒙苜蓿草和山上自然掉落的柞树叶,饲料绿色安全、营养均衡,产出来的鹿产品,质量非常好。”凭借生态喂养模式,园区年产出鹿茸1500斤、鹿茸血酒300斤,产品以“色如玛瑙、质如凝脂”的特色远销全国。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时,国惠鹿园负责人李亭杰说:“我们将持续深挖资源优势,逐步将鹿群养殖规模扩充至1500头以上,在大力提升产业附加效益的同时,带动村民们一起增收,为推动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家门口就业+全链延伸,鹿鸣声声唤共富。梅花鹿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实现了“守着青山赚金山”的梦想。国惠鹿园长期吸纳7名固定员工、季节性用工7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中央财政支持的养殖场扩建项目正构建“繁育+加工”融合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场优先聘用周边村民,从日常的鹿群喂养、清洁照料,到鹿产品的初步加工,各个环节都有村民参与。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产业”滋养“家门口的幸福”。


目前,金厂镇共有梅花鹿养殖户7户,存栏梅花鹿近千头。下一步,东昌区将梅花鹿产业作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财政扶持+品牌运营”模式,形成种源繁育、生态养殖、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让更多农户共享“鹿产业”红利,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民新篇。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刘佳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