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五月中上旬,华东野战军将近20万部队在孟良崮山区包围了国民党的整编七十四师,因为整编七十四师的反抗力度太大,而且国民党的其他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合围过来,如果不能在三天的时间内消灭张灵甫的部队,那么危险的就是华东野战军了。

更重要的是,整编七十四师还有一个退路,他们随时可以撤出孟良崮山区,这个退路就是垛庄。

为此,毛主席在陕北非常担忧,因为这是一场华东野战军和整编七十四师之间的豪赌,那么粟裕的筹码究竟是什么呢?

毛主席一开始不知道。

但没过多久,华东野战军前线传回来的电报让毛主席振奋不已。



这个电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王必成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连续赶路120公里,从鲁南直接北上,堵住了垛庄,整编七十四师再也不可能有撤退的机会。

也是在几天之后,六纵的特务团打到了孟良崮的身上,俘获了整编七十四师的所有高级军官,结束了孟良崮战役。

而华东野战军六纵队这一支“奇兵”,毛主席在战役结束之后都感叹,连他都没有想到。

华东野战军六纵队,早在华东野战军北上的过程中,就已经被粟裕提前安排在鲁南一带牵制敌军,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粟裕在最后关头竟然如此用兵,创造了奇迹。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占领泰安、大汶口等地,气势汹汹地推进攻势。

4月初,国民党军还‬打通津浦铁路兖州至济南段,同时侵占鲁南山区,随后,他们又开通临沂至兖州的公路,沿临沂至泰安一线向新泰、蒙阴地区进犯,面对敌军的步步紧逼,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遵循中共中央军委“诱敌深入”的指示,继续执行内线作战方针。

他们充分利用解放区腹地的有利条件,调动部队时而南移,时而北上,或向东,或向西,忽而分散,忽而集中,有进有退,围而不打,使国民党军无法准确判断华东野战军的意图和动向。

4月22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泰蒙战役,他们集中兵力向泰安方向进攻,4月26日成功攻克泰安,4月29日至5月1日,他们又向青驼寺、垛庄一带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歼灭敌军两个团。

而‬泰蒙战役共歼敌3万余人,为后续作战积累了经验。

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调整战略部署,从临沂、泰安一线分三路继续向鲁中区的新泰、蒙阴地区进犯,试图进一步压缩解放区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密切关注山东战局的发展,在1947年的5月4日、5月6日、5月8日、5月11日、5月12日这几天时间里,中央军委连续发出电示,指示:

陈毅、粟裕等人诱敌深入,同时强调“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而‬华东野战军遵照这一指示,决定集中全部兵力,围歼位于国民党军密集队形中央的整编第七十四师,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的主攻部队开始行动,他们迅速出击,攻占凤凰山、曹庄一线,切入敌军阵地的关键位置。

5月14日,他们进一步展开攻势,隔断了整编第七十四师与整编第二十五师、整编第八十三师的联系,夺取孟良崮周围的战略要点,形成对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包围态势。这一部署正是‬l诱敌深入”的策略,为接下来的歼灭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包围后,蒋介石亲自赶赴徐州督战,他企图以整编第七十四师为“磨心”,吸引华东野战军主力至孟良崮周围,再调动10个整编师实施合击,彻底击败华东野战军。

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迅速分析形势,他们发现,国民党军已调动10个整编师向孟良崮增援,最近的援军距离战场不足10公里,最远的援军也仅需一两日行程即可抵达。

面对这一紧迫局面,陈毅和粟裕果断下令,各阻援部队全力阻挡援敌,主攻部队则加速进攻,力争在援军赶到之前彻底歼灭整编第七十四师。

5月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

华东野战军之所以能够发起总攻,就是因为张灵甫的退路已经被切断,并且加入了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这个生力部队,直接对整编七十四师呈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而六纵早在华东野战军北上之前,就已经被粟裕提前安排在鲁南一带,牵制欧震兵团,甚至已经有很多人都忘了,粟裕安排在这里的这个纵队。

在‬1947年5月12日,王必成‬接到围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任务:

堵住敌七十四师唯一退路:垛庄。

而‬六‬纵‬当时‬距离敌人有120公里,但要在两天内走完120公里,完成此任务,当王必成‬和‬全‬纵队‬将士们听到受领围歼七十四师的任务后,情绪高昂,同仇敌忾,纷纷表决心要为保卫涟水而牺牲的战友报仇,但‬攻克垛庄,任务艰巨,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1947年5月12日,六纵‬五十三团二营四连受命担任全团开路先锋侦察连的任务。



在连长张峰、指导员高翔的率领下,从新泰白彦地区李庄出发,昼夜兼程,边打边走。沿途先后遭到国民党地方武装和还乡团的五次袭击阻挠,均被我军‬打败,并缴获部分武器。

该连队从12日下午1时到14日凌晨跑完了120公里路程,提前8小时到达垛庄以南彭家岚子村。

刚进村即迎头与国民党二十五师的一个连发生遭遇战。排沿沙河右侧包抄过去消灭敌人。

经10余分钟激烈战斗,敌人在沙河内丢下数具尸体退去。我军‬乘胜猛追,占领垛庄西南、岱山西侧无名高地,坚守在已占领的阵地上12小时之久。

15日零时后,53团的一营、二营及师五十四团迅速对垛庄发起攻击,全歼守敌,占领垛庄,切断了七十四师的唯一退路。

而王必成和六纵在歼灭整编七十四师这件事情上有着如此大的激情,就是因为他们此前,与张灵甫可以说是结下了死仇。



1946年苏中“七战七捷”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中野战军北上两淮地区,目的是为了保住淮阴‬和‬淮安‬,只不过,在当时的局势之下,中央以及华东地区的领导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时把精力转为在城市外与国民党军进行运动战。

随后,华中野战军的第六师(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两次参与了涟水保卫战。

第一次保卫涟水战役打响是在1946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

第二次保卫涟水是从12月3日至20日。两次保卫作战时间共计32天。

其中,第二次保卫涟水之战,给当时的六‬师‬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后来因为整编‬七十四师‬的火力太过强大,涟水‬的‬城门已经被打破,国民党军已经进入了涟水‬城‬,王必成‬只能下令所有部队撤离,也是‬第二次‬涟水保卫战‬,让王必成‬和‬六师‬视为耻辱,王必成‬在这一战‬之后‬,不断请求陈毅‬和‬粟裕‬,给他们一个和整编‬七十四师‬交战的机会。



在‬整一个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华东野战军的六纵队与不可一世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直接交战三次(两次保卫涟水,一次参加孟良固战役)。

也是在第三次作战中,王必成和六纵实现了此前的目标,彻底歼灭了国民党军的这个王牌部队。

总攻‬打响之后,孟良崮地区山峰陡峭,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多路突击,向敌军阵地发起猛烈冲击。

他们攀爬陡峭的山坡,穿越密集的火网,攻克一个又一个据点,战斗中,双方短兵相接,刺刀在近战中频频碰撞,战况之激烈在解放战争中极为罕见,华东野战军每攻占一个阵地,往往需要战士们发起数次甚至数十次的冲锋,反复争夺,直至将敌军完全压制。

激战持续至5月16日17时,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华东野战军共歼敌3.2万余人。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的援军在蒋介石的严令督促下疯狂进攻,他们试图突破阻援部队的防线,救援整编第七十四师,有的援军甚至进至距离孟良崮仅5公里处,战斗异常激烈。

但是‬华东野战军的阻援部队顽强作战,牢牢拖住援军的步伐,使其无法靠近战场,这一内外配合的战术,确保了围歼战的最终胜利。

这场胜利,直接改变了华东野战军在华东地区的局面。

除了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以及粟裕提前埋下的“奇兵‬”以外‬,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也同样离不开山东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

战役开始前,华东局认真研究支前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广泛动员群众,将支前作为中心任务,鲁中区党委、鲁南区党委和滨海地委及时向辖区内的党政军机关通报敌情变化,命令他们在敌人到来之前紧急行动。



他们组织群众空舍清野,疏散资财,敷设地雷,为作战做好准备。

山东省支前委员会从各地抽调2000余名干部,参加运粮的组织工作。他们在鲁中区的马站、黄山堡、东里店、悦庄等地设立军粮区,每个军粮区屯粮500万斤以上,同时储备适量的马草。

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鼓舞下,山东解放区90多万民工投入支前行动。

他们包括随军常备民工27万人、二线常备民工15万人、后方临时民工48万人,这些民工调运粮食4000万斤、食油5万斤、花生米50万斤、食盐1万斤、干鱼15万斤,发动了之后,数以万计的大车、小车川流不息地奔向前线,将物资送到战士们手中。

而‬北海支队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每次运送粮食10万余斤,每车载重八九百斤甚至1200斤,运送一趟的时间从五天缩短至四天,诸城支队的小车平时载重150斤,战役期间普遍增至200多斤,沂南县组织临蒙公路两侧的1万多名群众,冒着连绵阴雨,苦战三昼夜,抢修公路50余公里,修缮石桥、木桥40多座。



由于大部分男青壮年奔赴前线,广大妇女承担了后方的繁重工作。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整一个孟良崮战役前后,蒙阴县野店区烟庄村的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六名妇女,在村干部和民兵上前线后,主动挑起村里的支前重担。

她们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六姐妹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操劳,每天来回奔走20多里山路。她们带领村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这些努力为前线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而这六姐妹,也成为了当时解放区的一段佳话,即便到现在,在蒙阴地区,这六名巾帼英雄,都是人门口中相传的对象。

除了后勤工作以外,地方部队的付出也不能忽视。



孟良崮战役中,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积极配合主力作战。滨海地方武装展开60余次战斗,毙敌582人,俘敌923人,缴获汽车3辆,摧毁敌区公所6个。他们一举攻克华埠、高山子等据点,切断临沂至郑城的公路,又在陇海路北拔掉临沂至青口的公路上的石桥等据点,收复村镇70余个。他们还在沂河以东袭击从郑城出扰的1000多名国民党军,毙伤俘敌副连长以下百余人。高广珍爆炸队四次埋雷,炸毁敌军汽车8辆,歼敌50余人。

鲁中区人民武装部训练1000多名爆炸能手,组成60多个爆炸破袭队,这些队伍携带大批地雷,分别到达蒙阴、大汶口、新泰等地,配合主力作战。

莱芜县段明成爆炸队埋设地雷96个,毙伤敌排长以下36人,抢修公路5次,抢运军粮5.2万斤、炮弹82箱,受到鲁中军区的通令嘉奖。



而‬鲁南地方武装向临滋公路出击,以费县至泗水段为中心,扫清两侧敌军,控制公路100余公里,他们炮击费县城后,分兵两路,一路沿临费公路北侧向东挺进,扫清温水一带敌政权,收复百余村庄,进至费东诸满地区,将费县至蒙阴、青驼至半程段公路全部破坏,国民党部队难以继续快速移动。

另一路则‬向临费路南固口山区进击,控制该地,破坏临费路义堂以西、费县城以东数十里,直逼汤恩伯兵团总部所在地临沂城郊,让汤恩伯忌惮不已‬,他们还配合滨海地方武装在高都一带歼敌百余人,切断临郑公路。

正是这些行动有效牵制了敌军,为主力围歼创造了有利条件。

孟良崮战役共歼敌3.2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重挫其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而‬整编第七十四师被歼后,蒋介石立即下令暂停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他召集进攻山东和豫北解放区的主要将领到南京,检讨沂蒙山战事的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战略和战术。

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沂水、蒙阴之间休整待机,5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全国战局和山东战场的形势,电示华东野战军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的时间各个歼灭该线之敌。

5月28日至6月2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在沂水坡庄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作了关于准备反攻迎接胜利的报告,而‬陈毅作了关于山东战局和军事问题的报告。



在这场会议上,华东局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认为,孟良崮战役后,山东战局虽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取得主动,国民党军正积极准备再次进攻,而‬华东野战军需继续执行运动战、歼灭战方针,彻底粉碎敌军的重点进攻,为山东战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

也是在华东野战军获得了孟良崮战役胜利之后,始终不骄不躁,淡定地分析每一个局面,而后步步为营,在一年多之后,取得了华东地区解放的全面胜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