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知南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5年一季度南通大市共计出让28宗涉宅地块,出让土地面积约152万㎡,卖地收入约148亿元,卖地收入较去年同期暴涨约722%。



一季度南通市区(包含崇川区、开发区和苏锡通,下同)新房市场新增供应1153套,同比缩减约24%;成交1263套,同比提升约28%;供求比从去年一季度的1.54下行至0.91。



截至3月末,南通市区新房库存约9990套,按照近一年月均备案量(约491套)估算,最新去化周期约20个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库存”计算方式为“已获销许房源套数-已备案房源套数”,不包含未获销许的潜在库存量。



No.1

土地市场

一季度南通大市共计挂牌29宗涉宅地块,其中28宗成功出让(均为底价出让),1宗流拍,共计出让土地面积约152万㎡,卖地总收入约148亿元。

与2024年同期相比,本季出让宗数增加22宗,出让面积增加约133万㎡,卖地收入增加约130亿元,面积与收入均创近三年一季度峰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南通土地市场呈现出“下半年发力、四季度冲刺”的显著特征,今年一季度反常的供应放量是否预示全年土地供应节奏的调整?我们持续关注。



从区域表现来看——海门12宗地块揽金近69亿元领跑全市,其中城南R24033地块以11736元/㎡的楼面价成为本季“地王”;如皋8宗地块贡献近38亿元,与海门共同包揽唯二“万元地”;南通市区仅成交1宗,即中海臻如府二期R24028地块,拿地楼面价8806元/㎡,较一期地块下降2088元/㎡。



从拿地主体来看——除上述中海地块外,其余27宗地块均由本地国企承接。根据统计,以下4家国企一季度拿地金额超10亿元,其中富港建设集团和金洲置业摘牌地块均位于如皋,叠港置业和海泰置业摘牌地块均位于海门。



此外,海门开发区R24037地块以近20亿元的成交价成为一季度“总价之最”,该地块由南通江海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通鸿远置业有限公司、南通瑞城置业有限公司、南通市海门海泰置业有限公司四家国企联合摘牌。

No.2

新房市场

一季度南通市区共发出15张住宅销售许可证,共计约1153套新房入市,供应量环比、同比均呈收缩态势。



目前南通市区主要在售新房项目约有53个,一季度共计备案约1263套,环比去年四季度下跌约42%,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约28%。



从单个项目来看——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优质项目与冷门项目的表现差距持续拉大。根据统计,一季度有6个项目备案超50套,其中主城区中海臻如府以90套的成绩夺得季度销冠;与此同时也有20个项目备案不足10套,甚至还有7个项目今年以来一套没卖



从板块表现来看——任港湾五龙汇最为活跃,本季新增供应376套,10个项目合计成交245套,供求均领先其他板块;开发区市场动能明显不足,仅供应12套,5个项目合计仅备案74套。



当然,板块表现活跃与否,与板块内在售项目数量紧密相关,因此尽管任港湾五龙汇成交量领先,但库存压力不可小觑,按照板块近一年月均备案量(约82套)估算,其最新去化周期约24个月依然高于均值。

不过,去化压力最大要属原港闸板块。截至3月末,板块新房库存合计2283套,按照近一年月均备案量(约71套)估算,目前去化周期长达约32个月。如果再算上未获销许这部分潜在库存,其去化周期将超56个月。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在售项目中,容积率1.5以下低密项目仅6个,一季度合计备案49套,约占成交总量4%;容积率1.5-2.0之间项目27个,备案774套,占比约61%;容积率2.0以上项目20个,备案440套,占比约35%。

可以看到,目前小高层和高层仍为市场主流,但根据我们统计,2023-2024年南通市区出让的42宗地块中,容积率1.5以下地块多达25宗。未来随着这些低容积率地块入市,市区新房供应将进一步向改善倾斜,与此同时刚需项目的去化压力或进一步加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