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比赛看得人热血沸腾,可背后的故事比金牌更扎心。

全红婵最近拿了块银牌,分数只差了不到5分。



领奖台上她笑得挺开心,可赛后一句话让所有人破防:"体重涨了,动作都变形了。"

三年前东京奥运会,14岁的她像条小鱼似的,入水几乎没水花。现在18岁了,身高蹿了7厘米,体重涨了7公斤。



别小看这点变化,对跳水运动员来说简直是灾难——翻跟头更费劲,入水速度变快,水花压不住。

教练说她现在像背着沙袋训练,每天得在水里练一个半小时,喝水都要数着毫升喝。



陈芋汐比她大一岁,早吃过这种苦头。当年她长身体时,比赛成绩直线下滑,东京奥运会直接丢了金牌。

现在轮到她劝全红婵:咱们这个年纪,身体说变就变。她自己更狠,每天称十次体重,多吃口饭都要多练半小时。



有次比赛赶上生理期,疼得直冒冷汗照样往水里跳。

这俩姑娘的关系特有意思。双人比赛时默契得像亲姐妹,单人比赛就成了对手。



这次墨西哥比赛,全红婵预赛第一,决赛第三跳失误,陈芋汐抓住机会反超。

看着全红婵现在这样,好多人心疼。她以前训练摔伤手,吃饭拿筷子都抖,现在为了减重连零食都不敢吃。



储物柜里常年放着陈皮糖,想家了才舍得含一颗。

陈芋汐也好不到哪去,常年控体重搞得胃病反复发作,比赛前紧张到失眠。



专家说女跳水运动员最黄金的年龄就是12-16岁,过了这个坎还能保持状态的凤毛麟角。

全红婵硬是撑到18岁拿了两块奥运金牌,可这次银牌就像面照妖镜,把成长的代价照得清清楚楚。



她自己也说:以前跳十次九次成功,现在练五次要摔三次。

观众总爱说天才永不落幕,可现实是再牛的天才也得和身体较劲。



全红婵现在每天训练完,脚踝肿得像馒头,还得笑着和粉丝打招呼。

陈芋汐更惨,有次采访说到"我们这行吃青春饭"。



看着她们,突然觉得金牌没那么重要了。

两个小姑娘在更衣室分着耳机听歌,陈芋汐给全红婵揉肩膀,这才是最真实的画面。



下次比赛她俩谁赢谁输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站得多高,她们首先是个正长身体的小姑娘。#全红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