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无果后,立陶宛政府开始后悔,对华措辞也发生改变;事关中立关系,中方提出一个要求,释放信号引人深思。那么,立陶宛对华作出了怎样的表态?对于当下的中立关系,中方又说了什么?
新一届立陶宛政府上台后,陷入低谷多年的中立外交关系似乎迎来转机。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上任后曾表示,纽尔纽斯已经准备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只是这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
立陶宛新政府上台四个多月后,寻求改善中立外交关系的立陶宛官员向中方释放了更多友善信号。据立陶宛媒体4月5日报道,立陶宛议会议长斯克维尔内利斯近日公开表示,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不符合本国预期,上一届政府在涉台政策上“过度乐观”且过于“冒险”。
据斯克维尔内利斯介绍,为“回馈”立陶宛政府对台当局的“支持”和“帮助”,民进党当局曾计划在立陶宛境内建立五家芯片工厂,并在芯片领域深入与立陶宛的合作。不过,由于当地营商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达标,双方的经济合作一直没能取得重大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斯克维尔内利斯认为,设立台湾代表处,并以“不应出现的名称”命名,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从不再坚持台当局在立陶宛的所谓“代表处”必须保留原名称,到承诺只要中方派遣新任驻立大使,立方驻华大使就会立刻到任,再到如今,承认设立“台湾代表处”的行为是错误的。由此可见,立陶宛政府改善中立关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有分析认为,立方之所以如此着急,原因在于和台当局的交易“无果”后,立陶宛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眼下,特朗普政府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贸易战,深陷“对等关税”危机的立陶宛,自然急需寻找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相信台当局许下的“空头支票”。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届立陶宛政府的口风虽然有所转变,甚至后悔与台当局“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立关系即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分析指出,帕卢茨卡斯政府并非真心恢复中立关系,而是希望在中国与美西方国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看看哪一方能为立陶宛发展提供更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要特朗普政府拿出足够的筹码,立陶宛政府就有可能重新炒作涉台议题。
因此,立陶宛想走“两头下注”的老路,中方显然不会轻易答应。因为事关中立关系发展,我外交部早就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立方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是导致中立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积累有利条件。
透过这番表态,看得出中方不仅从未将立陶宛拒之门外,而且十分期待立陶宛政府“迷途知返”。对中方来说,只要立方及时纠错,树立起正确的对华认知,双边关系就有望回归正轨,两国经贸合作也能得到发展。反之,立方如果抱着侥幸心理在台湾问题上“含糊其辞”,中国也给不了立陶宛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