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文化社区建设与法治社会治理融合,创新打造“美德信用+”基层治理模式,近日,新泰市“点单式”文明实践系列宣讲活动走进青云街道福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以法治家风建设为核心,特邀山东森昌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李兴锋现场授课,通过“案例普法+美德信用实践”双轮驱动,为60余名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美德大餐,探索出一条“精准普法+信用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深化“文化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需求:“点单式”普法直击民生关切。“夫妻共同债务如何界定?”“婚前彩礼纠纷如何依法处理?”“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方面有哪些权利义务”……活动伊始,李兴锋律师便将居民高频咨询问题为切入点,以“从《民法典》看新时代家风建设”为题,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展开解读。通过“以案释法”形式,深入剖析夫妻财产分割、民间借贷、婚前彩礼纠纷处理等常见热点问题,现场演示规范化家庭协议模板,帮助居民构建基础法律认知框架。号召居民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德法互融共治:信用积分激活社区善治动能。活动现场,李兴锋律师创造性融合《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与社区治理实践,系统展示“美德信用积分”运作机制,如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行为可量化积分,与“文明家庭”评选直接挂钩。
并现场教学“个人征信查询”小程序操作,将抽象的信用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行为指引。鼓励社区居民“履约守信”,让德治春风化雨,让法治润物无声,让法律条文转化为行为准则,让信用机制激活善治力量。
法治万家工程:传承创新护航美好生活。针对继承权等民生痛点,李兴峰律师重点解读《民法典》继承顺位优化、继承编革新内容,对比分析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的法律效力认定标准。通过模拟继承案例推演,帮助居民掌握纠纷预防技巧,并提供自书遗嘱范本及公证流程指引。将“案例式普法”有效打破法律知识的专业壁垒,让法治观念真正融入居民生活。互动环节,社区居民周阿姨感慨道:“这种‘点单式’普法太实用了!今天不仅学到法律知识,更懂得了好家风对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此次宣讲通过“需求精准供给+德法深度融合”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普法“供需错配”难题,更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下一步,青云街道将持续优化“点单式”服务机制,构建“法治宣传+信用建设+文明培育”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法制资源下沉、美德信用增值、文明素养提升三者协同发力,为打造“文化社区示范样板”注入持久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刘红 何红梅)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