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杨娇)近日,老挝首家获得对华出口资质的水产品企业——深圳中渔海洋科技旗下加工厂湄公鲜生生产的巴沙鱼,运抵深圳蛇口港。在经深圳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这批承载着中老渔业合作成果的优质水产品,即将摆上市民的餐桌。

这是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水产品贸易的首次通关突破,也是大鹏新区深化国际渔业合作、构建国际海洋经济全产业链的又一里程碑。

在湄公河畔的老挝巴色市投资建设的老挝国家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是深圳与老挝当地政府合作共建的首个产业园项目。产业园区依托湄公河流域优质水源和亚热带气候优势,构建了集种鱼培育、生态养殖、科技研发、加工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

目前,园区一期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预计可实现年产巴沙鱼商品鱼超2万吨,加工巴沙鱼成品达1.2万吨,年产值约3.3亿元人民币。待园区项目整体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加工巴沙鱼超50万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