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四级士官,军龄16年,退役时放弃了将近百万的安家费(也就是退伍费),选择了政府安置,到街道办工作。如今工作了几年,感慨颇多,失望的地方也不少。
这种心态,可能很多选择转业安置的战友都有,就像钱钟书写的《围城》里说的那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选择转业安置的战友,工作几年后,觉得当初要是选逐月领取退役金或者复员就好了;可要是真选了逐月领取退役金或复员,又可能会觉得转业安置才是好的。
这位士官和普通士官一样,安置的岗位性质是事业工勤岗,两年后转到了管理岗。他不开心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工资太低,一个月才4千多块钱。他说自己转业安置三年多了,就拿这么多工资,而单位新招进来的大学生公务员,工作两三年也快4千块工资了,可人家年龄比他小将近十岁,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
其实啊,他年纪也不大,三十四五岁,离退休还早着呢。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工作,又没有退居二线的政策,基本上要干到60多岁才退休,未来的路还很长,所以心态很重要。才三十多岁就想着躺平,那可不行,很多战友都有这种心态。
今天我还认识一位战友,他是大学生入伍,当时是最后一批两年义务兵就能安置工作的,后来政策变了,要十多年军龄的士官才能安置工作。他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了十年,去年考上了公务员,今天和我聊天,说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35岁半才考上公务员,现在36岁了还是一级科员。我就跟他说,这有啥呀,我37岁还在试用期当公务员呢,不也一样过来了嘛。
其实人最重要的是有个平台,如果觉得街道办这个平台低,还可以想办法到县区单位去。要是觉得自己发展没前途就想躺平,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态。
不过我觉得,转业安置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转业之前,大家会有很多比较和衡量。不像很多年轻人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单位,他们就是单纯想找条出路,而战友们面临转业安置,是可以选择安置,也可以选择不安置的。
既然这位士官当初放弃90多万的安家费,选择进入街道办事业单位工作,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一个月4千多工资,之前心里没数吗?他说被朋友忽悠了,以为一年能挣十好几万。
但实际上,4千多只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还有年底的绩效工资等等,这些都算上,一年收入不可能只有五六万。
所以,既然已经工作三年了,就应该有个正确的评估。我个人觉得,对于士官来说,选择转业安置比复员拿一笔钱,或者逐月领取退役金要好。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作者综合公开信息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者决策建议,个案均为化名。更多政策详情可咨询属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