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北京,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天安门广场悬挂中国和德国两国国旗。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王梓
德国《柏林报》网站近日刊登了专访《绿党创始成员批评贝尔伯克的对华政策:这无异于殖民主义》。成立于1980年的绿党是德国中间偏左的环境保护主义政党,亦是全球最早的绿色政治组织之一,主张和平、反核能,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绿党的选民基础发生了变化。据英国《卫报》报道,该党的年轻选民群体已经向右翼倾斜。
于尔根·库尔茨是德国绿党联合创始人,1983年至2003年担任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马延-科布伦茨地区议员。2003年以来,他在德国和中国两地生活。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他得出结论:西方国家误解了中国。
《柏林报》报道称,库尔茨主张对中国采取更加友好的政策。他批评即将卸任的绿党政治家、德国外交部长贝尓伯克未能理解自己的职责,谴责她对中国秉持“旧殖民主义做法”。库尔茨还尖锐批评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自以为是和敌对立场,认为西方报道的偏见源自无知和迎合美国。现将访谈内容编译如下:
记者:您在中国生活多年,去过中国很多地方,您认为西方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库尔茨:中国发展出了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中国人对这一制度非常满意,西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西方,人们经常听说“中国的穷人受到政府监视”,但没什么人能证实这一点。
记者:在西方,中国被描绘成压迫本国公民的“威权国家”。在您看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吗?
库尔茨:中国不是德国。中国(的模式)与西方反复讨论、来回扯皮的“民主模式”不同。但中国的体制非常成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
记者:您真的认为西方媒体关于新疆的报道毫无真实性吗?
库尔茨:我认为那些报道完全是错误的。我们必须仔细看看,西方媒体报道新疆的记者是谁?这些记者究竟去没去过新疆?事实上,很少有人(记者)去过新疆,他们的报道多半来源于别人的报道,或多或少是在抄袭。另一点很重要的是,新疆是地缘政治焦点地区,是中国通往西方的重要门户。只需读一读美国人的战略文件,那里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破坏新疆稳定可以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总的来说,美西方想攻击中国时,总是拿新疆、香港、台湾和西藏来诋毁,于是就有了一遍又一遍地向世界诬蔑中国的虚假题材。相关宣传素材主要来自美国,也有一些是由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炮制的。
记者:您说新疆是“中国新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是通往西方的门户,认为中国政府在这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做了很多好事,您指的是什么?
库尔茨:首先,这一项目对中国本身有很大好处。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需要大量的贸易。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约有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不断扩大贸易关系。此外,一个事实是:如果你们去非洲,与那里的政府领导人交谈,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他们和中国人谈项目,就能建起一座桥梁、一家医院、一个机场或一条铁路,而与西方国家谈援助,他们首先会向你长篇大论地作报告,要求你开放自由市场、建立“民主体制”。中国投资的前提是,要有利于合作伙伴,也要有利于中国,即双赢原则。
记者:但人们一再指责中国扮演了西方旧殖民国家的角色,例如指责中国把全球南方国家推入“债务陷阱”。
库尔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叙事模式。每当有人说“哦,中国又在制造‘债务陷阱’”时,你只需深入分析,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叙事涉及地区的大部分投资是私人贷款,而且往往来自西方公司,而非中国公司。我们听到这类消息时必须十分小心,因为散布这种言论的核心目的是诋毁中国,给中国制造麻烦。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因为美国不再是“广场上唯一的舞者”,突然出现的一位“竞舞者”把整个国际舞台都改变了。只要看一看国际贸易关系就明白了:在2005年,美国还是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如今,更多的国家是在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现象当然是中国崛起带来的。美国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没有国家再像以前那样害怕美国人了,因为现在有了新的选项,那就是与中国进行贸易。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力量。
记者:您批评德国的对华政策,尤其针对您的绿党同僚、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您甚至批评她秉持“旧殖民主义做法”。您指的是什么?
库尔茨:如果一个欧洲国家老是想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告诉他们应该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怎样做,在我看来,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做法。(殖民主义者的)座右铭是:“我们知道如何做得更好。我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做。我们的价值体系比你们的优越。”至于人们的居住权、劳动权和生存权,则往往被他们忽视。像中国这样的大规模脱贫致富,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批评者看来却不算促进人权的成就。
记者:为什么您所在的绿党有反华情绪?
库尔茨: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党内有很多人想做好事。我们通过媒体听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坏消息,那些想做好事的人由于对真相的无知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也就是说,绿党对中国的立场源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正因如此,我想借助自己对中国的了解来改变绿党同僚的错误认知。我还为他们组织了一些去中国旅行的活动。
记者:有没有比较知名的绿党政治人士和您一起去过中国?
库尔茨:那些知名人士不敢去中国,至少在“交通灯”政府终结之前不敢去。但我与一些绿党重要人物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向他们介绍过我的看法。
记者:您想过退出绿党吗?
库尔茨:我时常有愤而退出的冲动。但我是绿党的共同创始人,我坚信,我在反对战争、反对对乌军援和对华关系上的态度是绿党应当支持的正确立场,也是当年绿党成立时的初衷。我认为,某些绿党政治人士,尤其是那些持强烈反华态度的人,正在侵蚀这个党。
记者:您强调,中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
库尔茨:这对德国很重要,因为德国高度依赖出口。我们必须出口,否则德国的繁荣程度就会下降。我们需要开放的贸易伙伴。有趣的是,中国人非常尊重德国,中文的“德国”在字面上是“道德之国”的意思。说到德国,中国人总是说,“哦,德国,很棒”。与中国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经济上是理智的做法。从绿党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党致力于气候保护,就必须与中国合作。在气候保护的技术和组织方面,中国比我们欧洲领先多了。如果我们想开发和推广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中国是唯一具备足够能力的合作伙伴。绿党如果拒绝对中国采取开放态度,会显得十分荒唐。
记者:在对华政策方面,您会给最可能当选新总理的默茨提什么建议?
库尔茨:首先,应小心谨慎地改变现任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其次,应在政府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给予更多的对华交往授权。此外,要与中国进行定期会晤。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与中国的科学合作。中国近年来在电动汽车、医疗器械等许多领域发展迅速,我们应向中国学习。在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环境中,德国新政府应该秉持独立的欧洲立场。欧洲不应以某一方的盟友自居,而应维护自身利益,努力与美中双方进行合作。
2023年7月30日,沈阳,中外行人漫步中德国际风情街。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