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希望能平稳地走过每一个阶段,迎接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命运有时却会开玩笑,让美好的憧憬瞬间化为泡影。
2015年,陕西黄陵县发生的一起女护士失踪案,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一位年仅25岁、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护士,在下班后离奇失踪,最终被发现惨遭杀害。而凶手,竟是距出狱不足三月的刑满释放人员。
一、案发经过:美好夜晚的突变
2015年11月20日晚上九点半,黄陵县城东关电力巷的老田家,气氛紧张而焦虑。老田站在家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下班后迟迟没有回家的女儿小田。小田是当地一家医院的护士,当天上的是晚班,晚上八点钟下班。医院离家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平时不到九点就回家了,可今天已经九点半了,女儿仍然没有回家。
老田拿起手机给女儿打电话,却发现女儿的手机已经关机。他心急如焚,来到家门口继续等待。同时,他给女儿的男朋友打了个电话。男友闻讯赶来,告诉老田女友在回家路上还在跟他通电话,快到家门口时才挂断,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到家。
男友随即在田家附近进行查看,发现离大门不远的地方散落着女友的一支口红和一包纸巾。老田看到女儿掉在地上的东西,顿时感到大事不妙,赶紧向警方报了案。
警方迅速出警,通过报案人的描述和散落在地上的物品,判断小田可能是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什么危险。当晚,民警协助小田的家人沿途寻找她的下落,对附近废弃的房屋和有可能藏匿人的地方进行搜寻,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田的家人和警方都没有放弃寻找。直到4月21日早上,警方派出更多警力参与搜寻,才在田家门前的小路上发现了一道不太明显的拖拽痕迹。沿着这道痕迹前行数十米便是贯穿县城的沮河。
警方以这道痕迹为中心,沿河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别进行搜寻。在距离田家东侧200多米的河边空地上,发现了一件粉色外套。经过家属辨认,这正是小田当天所穿的衣物。外套后背位置有两处巴掌大小的疑似血迹,案情迅速升级。
二、侦查过程:抽丝剥茧寻真相
发现外套后,警方立即对外套进行检查,并对外套上的血迹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证实,这些血迹正是来自于失踪女孩小田。同时,在外套上还发现了一个男性的生物检材。这进一步证实了警方的判断:小田的失踪很可能与一名男性有关。
在发现外套的北侧5米处,民警发现一处因激烈蹬踏所产生的痕迹。在南侧约20米处的沮河边,发现岸边的一丛野草呈倒伏状,倒伏的方向指向河面,长宽尺寸与成年女性的体型相符。警方迅速意识到,失踪女孩很可能由此掉进了河里。
根据这一线索,警方安排大量警力,沿着沮河两岸进行仔细搜寻。然而由于昨晚刚下过雨,河中水流湍急浑浊,警方并未在河道中发现失踪女孩的身影。此时距离小田失踪已经过去了12小时,黄陵警方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专案组从几个方面同步展开工作:一方面派出大量警力并出动警犬,对沮河沿岸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方面安排警力到小田的单位和家附近进行走访调查,寻找与案件有关的线索;最后根据小田的下班时间和回家路径,调取了沿途的监控视频,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
很快,与案件有关的线索逐一显露出来。走访小组了解到,小田出生于1991年,是家中三个孩子的老大,从小乖巧懂事,从不与人争辩,街坊邻居都说这是个好女娃。一个月前,小田刚和男朋友订了婚,近期正在考虑结婚的事。她和未婚夫的关系也很正常,俩人正憧憬着婚礼的盛况和婚后的幸福生活。
走访小田的工作单位,警方了解到小田为人随和、吃苦耐劳,医院领导和同事对她的评价都挺不错,没有听到她和别人有过什么是非矛盾。
搜索小组在距离田家以东三公里的210国道北侧,通过警犬发现了一件袖口沾有血迹的男式外套,又在国道对面发现了男式秋衣秋裤、皮鞋等物品。警方通过检测发现,男式外套上的血迹同样来自于失踪的女孩小田。
种种迹象表明,小田的离奇失踪很可能与一名男性有关。视频侦查小组发现,下班后小田在单位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晚上八点十五分,在离家约300米的巷子口下了车,随后步行进了巷子。监控视频显示,当小田走进巷子后,有一名成年男子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在巷子内一家修理厂的监控探头中,警方发现小田身后确实紧跟着一名男子的身影。在走访修理厂时,一名工人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这名工人当晚在上厕所时曾听到有人说“不许动”,然后有个女的回答道“我不动,你不要伤害我”。
警方发现,这家修理厂的厕所与通向沮河的小路仅有一墙之隔,距离田家大门只有十几米远。听到对话的那名工人当时以为是情侣在吵架,因此没有在意。由此,尾随小田的男子成为警方的调查重点。
通过比对衣物和监控视频,警方确定这名男子当晚所穿的外套正是在210国道北侧发现的那件。但由于监控并没有拍到该男子的正面,警方只能根据监控描述出男子的体貌特征:成年男性,身高一米七左右,体态偏胖,走路步态呈内八字。
田家所处的电力巷内岔道众多,不熟悉情况的人恐怕很难在晚上没有路灯的情况下,将失踪女孩带到远离人群的沮河边。警方据此认为嫌疑人对周边环境非常熟悉,很可能是住在附近的人。
民警拿着监控视频来到电力巷,让附近居民对嫌疑人进行辨认。有居民向警方反映,就在小田失踪前几天,东关附近还有两名女孩曾遭遇了抢劫。由于这两名女孩并未受到伤害,也没有物品被抢,因此她们都没有报警。警方找到这两名女孩核实情况,受害者之一的王某向警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2015年11月16日晚上八点多,外出回家的王某走进东关暖泉沟桥附近的巷子后,突然遭到一名男子的抢劫。关键时刻恰好有一辆汽车开了过来,男子见状便立即逃跑了。王某对那名男子的描述是:本地口音、个子不高、戴着眼镜、体态微胖。
综合分析这两起案件,警方认为:两起案件都发生在晚上8:00~9:00之间,受害人都是单独行走的女性;嫌疑人身高体型基本一致,走路呈内八字;说明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嫌疑人有抛弃作案衣物的行为,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有可能是有过前科的刑满释放人员。
根据这一情况,警方对案发地附近有犯罪前科的人员进行了重点摸排调查。有多名群众向警方反映,视频中的男子很像开洗车行的老于家的小儿子。警方调查发现,老于的洗车行距离电力巷只有1公里左右,他的小儿子在两个多月前才刚刚刑满释放。
警方立即对这条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老于的小儿子于某明出生于1986年,16岁时因犯抢劫强奸罪获刑18年,2015年9月刚刚刑满释放。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于某明的作案嫌疑越来越大。
民警调阅了于某明的卷宗,发现小田失踪案和王某遭遇抢劫的案发经过与十多年前于某明的作案手法极为相似。警方又查阅于某明刑满释放时到当地派出所登记的监控视频,发现他走路时的步态呈明显的内八字,身高体型也符合警方对嫌疑人的刻画。
随即,警方通知于某明到派出所接受例行询问,但其家人却告诉民警:于某明已经离开黄陵,去了西安学做生意。民警将210国道发现的那件男式外套的照片拿给于某明的家人辨认,于某父亲说这是他家老二的衣服,由于老二长年在外务工,衣服就放在老四于某明住的房间内。
至此,于某明的作案嫌疑进一步上升,警方决定对其实施抓捕。抓捕小组迅速赶赴西安,却发现他并不在西安,而是潜逃到了宝鸡。最终,警方在宝鸡蔡家坡将于某明抓捕归案。
三、真相大白:罪恶的深渊
在距离田家大门仅有十几米的小巷中,尾随小田进入巷子的于某明上前拍了一下女孩的肩膀,小声说“不许动,抢劫”,随即用左手捂住受害人的嘴,防止其呼救;右手勒住其喉咙,开始实施抢劫。受害人在挣扎反抗中摔倒在地,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和包内物品散落在地。
于某明将受害人的手机装入口袋,用拳头对女孩的左侧头部和面部击打了数下,又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进行威胁,将受害人挟持到沮河边的一颗树下。用手套塞住女孩的嘴,用皮带绑住双脚并脱下女孩的外套。此时的小田已经满脸是血,但仍在用最后的气力哀求:"你要钱我都给你,不要伤害我。"
据于某明供述,当他发现小田认出了自己的身份时(两人曾是小学同学),突然陷入更大的恐慌。他意识到如果让受害人活着离开,自己必定要重回监狱。这种恐惧让他彻底失去理智,突然从背后勒住小田的脖子,直到她停止挣扎。为掩盖罪行,他将尸体推进沮河,随后将沾血的外套、作案衣物分别抛弃在不同地点。
然而法网恢恢,案发后第38小时,搜救人员在沮河下游3公里处的拦河坝前发现了小田的遗体。法医鉴定显示:死者面部有钝器打击伤,颈部有明显扼痕,呼吸道内有大量泥沙,符合生前入水窒息死亡特征。
四、审判与溯源:恶魔的人生轨迹
2016年5月,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法庭调查显示,于某明的人生轨迹堪称"犯罪基因"的典型样本:
2002年:16岁的于某明在黄陵县某中学读初二时,就曾尾随同班女生实施猥亵未遂;
2003年:因抢劫强奸罪被判18年,在陕西富平监狱服刑;
2015年9月: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减刑释放,此时距其出狱仅91天就再次作案。
庭审中,控方出示的关键证据链完整闭合:
外套血迹DNA与死者匹配度99.99%
案发现场鞋印与于某明所穿皮鞋完全吻合
死者指甲缝中提取的皮肤组织与于某明DNA一致
手机定位显示于某明曾使用受害人手机
修理厂工人对嫌疑人的声纹辨认
面对铁证,于某明突然当庭翻供,声称"当时精神恍惚,不记得具体过程"。其辩护律师提出"案发时存在精神障碍"的辩护意见。但司法鉴定显示:于某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且在作案过程中表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包括破坏监控、抛尸灭迹等反侦查行为。
2016年7月,法院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判处于某明死刑立即执行。2017年9月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核准,2018年4月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