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273份简历!
一个令人窒息的数字,直接将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血淋淋摆上台面。
中核集团在招聘公众号上高调宣布收到这120万份简历,本想炫耀自家“吸引力”,却引爆全网愤怒。
仅1723个岗位、8000人招聘名额,却要从119万份985、211高校毕业生简历中筛选。这意味着什么?
平均150个顶尖学府毕业生竞争一个位置!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英文缩写:CNNC)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核科技工业主体。中核集团资产规模约1.4万亿元,员工总数18万人,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该集团连续5年成为世界500强中唯一的全产业链核工业企业。
中核这次线下招聘只面向全国10座城市的14所顶尖高校。没错,根本不是网申,仅仅是校招,就收到近120万份简历!这些简历背后是多少日夜奋战、挑灯夜战的求职者?多少含辛茹苦培养孩子的家庭?
招聘文章的语气更是令人窒息。“我们收到了1196273份简历”——多么直白的炫耀啊!好像在说:看,我们多受欢迎啊!
网友直言:“推送里的傲慢都要溢出屏幕了”,“应届生的痛苦怎么成了你们炫耀的资本?”
事情闹大后,中核匆忙删除了文章。但伤害已造成...
有毕业生调侃:白天看到中核的这篇推文,差点没气吐血!原来企业不是没有看到自己的简历,而是把自己的简历当成了1196273份简历中的一个分母,当成了宣传的噱头和炫耀的资本!
有大学生气不过在网上吐槽中核的操作太扎心,结果被评论区部分网友的言论又气够呛,一气之下登录官网举报,一句“善恶终有报,做人还是积点口德,不要对他们的痛苦视若无睹还要踩上几脚”,把中核这次的迷惑操作概括的淋漓尽致。
作为央企巨头,本应助力解决就业难题,却将求职者当作可炫耀的数字——不得不说,有点寒心。
拥有高学历曾是通往美好未来的“敲门砖”,现在却几近成为“鸡肋”。
每一位985、211学生都是高考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佼佼者。他们熬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日子,只为有个光明前途——却不料成为招聘公司的“数据背景板”。
公司收到百万简历后,不反思就业环境的艰难,不思考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居然选择了炫耀这个数字。真是讽刺...
也许,我们该重新思考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了。当“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现实,社会向何处去?当120万份简历只换来8000个岗位,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剩什么价值?
未来的路很长,但愿不会更难。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