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白驹是中共琼崖党组织和琼崖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曾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冯白驹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1957年2月,冯白驹因所谓的“地方主义”受到了错误的批判。


冯白驹


1961年12月,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把冯白驹当作广东的元老来看待,让他挂个空名,高兴了就到下面跑跑,了解点材料,然后回来向省委提意见。冯白驹却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说:

这样做,我是不愿意的,且当元老我也没有条件。我考虑到如果在广东工作下去,自己感到有困难,情绪也有点问题,因此我要求省委将我送出广东,到别的地方工作,这对我对党都有好处。当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服从组织分配,如省委认为仍要我在广东工作,那我应该服从,但我的心愿还是送出广东为好。

1963年4月,冯白驹给党中央写信,要求调离广东,这年4月,经中央同意,他调任浙江省副省长。冯白驹在浙江工作期间,为消灭血吸虫病殚精竭虑,实践了他“根据我的情况,来浙江不可能做很多工作,但如果在有生之年,为浙江消灭血吸虫病作点贡献,也就可以向马克思交账了”的诺言。


冯白驹(中)


1966年8月,冯白驹到北京出席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会议期间,他向陈毅讲述了自己被打成“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子”并受到处分的不公平待遇,陈毅听后安慰他说:“你是一位好同志,应该向前看,不要背包袱。”

不久以后,冯白驹受到了冲击,“造反派”在抄他的家时,抄走了他的左轮手枪。冯白驹最挂念的就是这支左轮手枪,他曾对秘书孔庆演说:“这是缴的薛岳部队的,对我有纪念意义。”当年冯白驹指挥琼崖纵队接应渡海大军,一举突破薛岳曾吹嘘为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海南获得解放。这支左轮手枪,对冯白驹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1971年夏天,冯白驹因为长期受到迫害,已经重病缠身,他自感来日不多,便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申诉所谓“反地方主义”的问题,要求中央给自己平反昭雪。


冯白驹


这年10月的一天,毛泽东收到了冯白驹的信,这天他正好要接见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毛泽东在谈话时问丁盛:“你在广州军区当司令,可知道广东出了什么人物吗?”

丁盛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立即站起来说:“请教毛主席,请毛主席指示!”

毛主席示意丁盛坐下,然后说:“我讲的是大革命时代广东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叫彭湃,一个叫冯白驹,你知道么?”

丁盛回答说:“知道,但不熟悉。”


丁盛


毛主席便讲起了冯白驹的故事,并对他作了概括性评价:“海南岛的冯白驹始终坚持贯彻正确的路线。我看主要是两条,一是坚持发动群众,抓好根据地建设;一是坚持武装斗争,抓住枪杆子不放。所以,冯白驹在海南革命斗争中站住脚,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完以后,又问丁盛:“冯白驹现在在哪里?”

丁盛说:“在浙江省任副省长,具体情况不大清楚。”

此时周恩来插话说:“冯白驹同志受到冲击,现在身患重病。”

毛泽东当即拍板:“有病要及时医治,可派专机接来北京,想办法把病治好。”


毛泽东


最后毛泽东又对丁盛说:“你们广东不是缺干部吗,冯白驹是一位可请出来起用的好干部。”

丁盛连声回答:“是,是,是!”

这次会见结束后,周恩来马上派专机接冯白驹来京治病。但令人深感惋惜的是,冯白驹由于身患不治之症,未能康复重新出来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于1973年7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7月28日,党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冯白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周恩来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他送了花圈。


冯白驹雕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