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瞅瞅这魔幻现实:景区人山人海挤成春运,机场里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比超市抢鸡蛋的大妈还多,可三大航司愣是亏出62亿窟窿!南方航空亏16.96亿、中国国航亏2.73亿、中国东航更狠,直接亏了42.26亿。不是说好旅游复苏带飞航空业吗?怎么到头来成了"旺丁不旺财"的赔本买卖?今儿咱们就扒开民航业的账本,看看这波操作比廉价航空餐还难咽的真相。

票价跳水比过山车还刺激



南航客座率从78%涨到84%,每公里机票钱却从5毛5跌到4毛8,相当于您家楼下煎饼果子从6块涨到8块,结果老板哭着说亏本——这账怎么算的?原来现在坐飞机的净是薅羊毛的"一老一小",拿学生证五折、老年卡三折的乘客占了六成。反观过去那些出差必选头等舱的商务精英,现在全改视频会议了,人家连高铁票都省了。您说这机票价格能不跌吗?春运期间经济舱均价874.9元,比去年又降了11.3%,这跌幅比A股还刺激!

宽体机挤成"沙丁鱼罐头"



国际航线恢复速度跟树懒爬树似的,到现在才恢复到疫情前的84%,那些本该飞欧美的大块头宽体机,全挤回国内抢饭碗。您想想,原本装400人的波音787现在天天跑京沪线,跟高铁抢客源,这不就跟五星级酒店改卖盒饭一个道理?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占比最高,手里宽体机数量能组个飞行舰队,这下全成了烫手山芋。反观春秋、吉祥这些精打细算的中型航司,专挑周边国家短线飞,成本控制得比大妈砍价还狠,反倒先扭亏为盈了。

货运成了救命稻草

东航物流赚25亿、南航物流狂揽41.86亿,这波跨境电商带货热潮,愣是把货舱变成了印钞机。一架货机运力顶五架客机利润,难怪三大航现在看货运部的眼神比看亲儿子还慈祥。国际航协数据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连续16个月增长,11月同比飙升8.2%,这行情比直播带货还火爆。可惜客运部还在苦哈哈地卖199元特价票,这边货运部已经闷声发大财了。



成本黑洞比马里亚纳还深

航油价格坐火箭似的往上窜,美元汇率波动比过山车还刺激,更别提动辄几十亿的飞机维护费。三大航五年累计亏损2228亿,够造三艘福建舰还有剩。现在宽体机每小时油耗够普通家庭用三年,可票价愣是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您说这买卖怎么做?看看隔壁高铁,车厢塞满人就赚钱,飞机得上天入地烧着美金陪跑,这成本账算得财务总监都得掉头发。

未来得学变形金刚



民航局现在也急眼了,直接给航司划红线——机票不准低于200块,这不就跟菜市场限价一个套路?但光靠限价治标不治本,关键得学春秋航空玩细分市场。您看人家厦航,国内线主打旅游包机,国际线专攻"一带一路"沿线,今年清明假期飞白城、甘孜这些小众目的地,票价愣是比2019年翻倍还有人抢。要我说,三大航也该把宽体机拆了改货机,顺便给常旅客发点钓鱼券——不是说商务客都爱休闲吗?买机票送鱼竿,保准把那帮CEO们哄回来!



从62亿亏损单里扒拉出这点门道,忽然明白个理儿:民航业复苏不是简单复制疫情前的老黄历。现在旅客要的是体验,航司得学会在万米高空卖服务。下次再坐飞机,要是看见空姐端着VR眼镜问"先生需要元宇宙会议舱吗",千万别惊讶——这年头,不会玩花活的航司,迟早得在价格战里摔成折翼天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