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老旧小区,居民住户也能搭乘电梯方便出行;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普惠的贴心早教服务;534户1500名居民免缴物业费……这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的背后,离不开龙马潭区政协的履职担当和不懈推动。

近年来,龙马潭区政协坚持履职为民、协商于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助力解决民生领域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民有所呼、政有所为”的生动局面。

坚持“小”处着眼,换揪心烦心为舒心安心

位于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的宏达社区检察院小区始建于2000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楼层较高,但小区内的住宅楼并未配置电梯,老人、小孩日常生活尤其不便。

龙马潭区政协委员联络委、莲花池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在调研时发现检察院小区存在的问题后,随即将该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问题纳入“有事来协商”重点议题,多次现场调研,收集整理相关问题。据龙马潭区政协委员周琳介绍,“小区居民在前几年就有安装电梯的想法,但受限于消防安全隐患、加装电梯占据绿化带等原因,居民意见分歧大、附带诉求也很多,小区改造成了老大难问题。”针对有关情况,莲花池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宏达社区、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等多次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目前,小区电梯加装、楼道消防设施更换、绿化建设全部完成。

“现在电梯装好了,下楼买菜、扔垃圾方便多了,以后再也不用气喘吁吁地爬楼了!”“自从加装了电梯,家里的老人每天都要下楼到小区锻炼身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们纷纷表示,电梯加装让他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特别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再也不用为上下楼而发愁了。

注重“细”处着手,换焦急渴望为圆满解决

除了出行,托育早教服务也是区政协关心的重点。走进龙马潭区望山坪社区童萌亲子园,老师正在与家长们热情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和分析早教知识。

据了解,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望山坪社区凤凰城小区现有0-3岁婴幼儿200余名,大多数孩子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或工作忙不开,孩子都由家中老人带,对亲子教育知识掌握不够,缺乏亲子教育经验。多个家庭反映强烈,迫切希望能在附近建立一个托育类早教机构,但社区面临场地无法落实等诸多困境。

龙马潭区政协委员蔡平霞在了解该情况后,依托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和望山坪社区“有事来协商”议事室,组织下沉社区的民革界别委员、“有事来协商”人才库成员先后4次进行实地调研,围绕“场地在哪里落实、资金从何而来、师资如何配备”等困难和问题与相关各方进行反复磋商,达成了由鸿通春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闲置场地建设,社区两委筹措打造资金,泸州市心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招募社会企业培育,共同打造望山坪社区童萌亲子园。

目前,童萌亲子园每周一到周五正常开放,社区0-3岁的亲子家庭均可参与服务,受益人数4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全职母亲及隔代养育老人的育儿知识和照护能力,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聚焦“实”处着力,换怨声载道为赞不绝口

“原来市场设备设施陈旧,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现象突出,不仅购物体验感差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整治之后,市场干净整洁,也更方便了。”龙祥社区安置二小区居民赵清华反映,之前那个乱糟糟、臭烘烘的便民市场,如今已是整洁有序、安全舒适、文明卫生的市场了。

据悉,龙马潭区政协、莲花池街道政协联络组、龙祥社区三级联动,紧扣群众关注度高的便民交易市场整治与升级改造开展小微协商,通过充分调研、精心筹备,搭建各方联动协商平台,让群众与部门、商户直接对话。

“便民市场升级改造面广、费用高,商户、居民意见不一,升级改造难度大。我们在常规方式上特别增设了商户代表参与协商环节,通过现场模拟经营测算,确保改造方案既符合民生需求又具备可持续性。”莲花池街道政协联络组组长陶荣来介绍,这种“协商+运营”的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市场环境问题,更培育了社区集体经济增长点。“现市场运营以来,每月盈利超万元,我们全部用于安置二小区534户1500余人的物业管理开支,让安置二小区成为全区唯一一个不缴物业管理费的小区,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龙祥社区党委书记李梅介绍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龙马潭区政协将持续发挥政协优势,始终把“协商什么”作为“好商量”的关键点,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助力党委政府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民生账单”变为群众的“幸福清单”。(蒋小燕)

来源:泸州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