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在充分考虑他们真实需求的基础上,由社会和企业一起探索出更符合他们利益的新的保障体系。

全文共 3667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作者 | 贾阳 罗立璇

怎么给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这样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社会保障,是一个讨论了很久,同时也进行了各种实践和试点的议题。

根据2023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已经达到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面对这么庞大且随时在动态变化的就业群体,相关保障既要覆盖到位,又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实际上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人社部门的政策指导下,美团、曹操出行、货拉拉、快狗打车等作为首批企业结合业务落地情况,自2022年开始启动开创性的 “新型社保试点”,即“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以下简称“新职伤”),覆盖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市。其中,外卖骑手规模占比最大。

根据美团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累计为600多万名骑手支付超过14亿元提供了“工伤保险”。截至目前,这一专门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工伤保险”已经覆盖全国超千万灵活就业人员,涉及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近日,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从目前的7个试点省市拓展至17个,并逐步推动在全国实施。


制度创新,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入缝隙

东北人吕东轩去年刚满30岁。他到北京跑外卖是一个偶然的决定,他从贵州坐火车回东北老家的路上,经过北京,突然意识到长这么大从没到过北京。于是,他中途下车,想要体验一下在首都的生活。

吕东轩的选择不算多,他以前在家通过网络做兼职,朋友不多,性格偏内向。做美团外卖骑手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不要很高的学历的工作,不仅能为他提供在北京的基本生活开支,也是锻炼他沟通能力的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在这里,他可能上午还在老城区送单,下午就到了郊区的别墅区,见识人间百态,“收入还不错,每个月能有8000多块”。

意外发生在他跑外卖三个月的时候。凌晨3点,他在北京市东城区送单,因光线昏暗,没看清前方有一个很短的围栏,直直地撞了上去,人也被甩到了路上。“有半分钟,我就趴在地上,完全动不了”,幸好路过的行人看到了,帮他打了120。


他最后被诊断为右手掌骨骨折,多根肋骨骨折,面部也擦伤了。吕东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焦虑。身上虽然疼,但更大的问题是医疗费,他跑单仅有3个月,除去每月房租和基本生活开支,积蓄不能支撑长时间治疗和休养。

吕东轩隐约记得美团有保险,就开始打电话找平台客服。客服说,可以报“新职伤”。

“凌晨3点钟出的事,6点我就报上了”,他很快提交了申请,提交了相关的文件。到最后,他不但获得了医疗费报销,还获得了数万元的伤残补助金,“可以说是达到了我最好的预期”。

“新职伤”,是美团从2022年7月开始,在人社部指导下,试点并推广的一项面向骑手的职业伤害保障,又被媒体通俗化称为骑手“工伤险”。

这项保险最大的特点是,普惠、每单投保。平台按照每单6分钱的价格承担保险费用。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内,不论骑手跑单几年、每天跑单多少,只要在平台上接单,就必然获得新职伤保障。过去两年多,作为首批试点企业,美团已累计投入14亿元,为7省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重庆、海南)的600多万名骑手缴纳了保费。

新职伤的赔付过程也被最大程度地简单化。骑手受伤后,可通过骑手App一键申报,在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和平台经办人员的帮助下,线上提交就诊证明、事故鉴定书等材料。随后,骑手可按照流程提示跟进新职伤的审批过程,医药费报销款等也将通过线上自动流转。骑手基本恢复后,还可根据人社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即可获得人社部门发放的伤残补助金。新职伤的每一步流程推进和每一笔款项的流转,均可在线查看,过程完全可追溯。

目前,新职伤已经覆盖了7个试点省市的1000多万名灵活就业人群,包括最初的外卖骑手在内,还涵盖了网约车司机、同城闪送快递员等更多群体。

作为骑手,吕东轩希望人社部门、美团等能够尽快扩大“新职伤”的覆盖范围。他未来还想继续跑单,而在选择未来工作地点时,当地有无新职伤试点将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没新职伤试点的地方,我不会去跑的。”吕东轩很确定地说。


骑手们的现实诉求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社保,包含“工伤险、养老险、医疗险、失业险”,需要长时间在一个城市稳定就业,并不完全匹配骑手们的需求。而骑手“工伤险”的一个创新点是,完全匹配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即工作“时间、地点”更加自由灵活,按单缴费,不强求劳动者与平台之间建立劳动关系。这就在最大程度上让骑手“工伤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化,把一些兼职跑单、多平台跑单的骑手也纳入保障。


赵耀老家四川,10岁时被父母带到北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他做骑手已经5年了,想攒一笔钱回四川老家找个创业机会,没有在北京长期缴纳社保的打算。

董建红如今30多岁,做过生意,因经营不善转行做骑手,夫妻俩在成都打拼,孩子带在身边。他和妻子在成都买了房子,老家还有老人要养。骑手这份工作的现金流相对稳定,适合养家糊口。

去年10月5日,董建红送完一单上楼外卖,没有留意到楼梯上的水渍,一脚踩滑,摔了下去。“我有140多斤,脚踏空后,立刻就听到咯吱响了一声,我心里暗叫不好,可能受伤了。”果然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脚上多处骨折。

腿脚受伤,对他打击最大,跑不了单,就没收入。站长提醒他,要在骑手App上申报新职伤赔付,简单完成申请后,董建红没有想到在卧床修养的3个月收到了伤残补助。今年3月,最后一笔伤残补助金到账,共几万块。这样的现金补助,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中国的骑手队伍,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以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研究报告》,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300万人,其中专职骑手超六成月收入在6000-10000元区间,其中38%需承担2个以上家庭成员的生活支出。

这个超过千万的就业群体,需求并不相同,他们各有各的想法。有人想要在城市缴纳社保并在城市扎根;有人则想要积攒一笔创业资金,趁着年轻再拼搏一把;还有人单纯想要做骑手过渡一下,或者下班后兼职送单赚个零花钱……


图片来自美团研究院

2023年,中国青年报对1502名灵活就业者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骑手最关注的还是个人收入,在保障收入的前提下期盼门槛更低、更灵活的方案。

很多骑手在老家缴过成本更低的新农合和养老保险(即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骑手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在充分考虑他们真实需求的基础上,社会和企业一起探索出更符合他们利益的新的保障体系。

而将社保拆分开,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推进是专家们达成的一致意见。“新就业形态人员在不同阶段面对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新职伤兜底的就是骑手们当下最紧迫的风险,而养老和医疗等则相对而言是骑手们在中长期要面对的风险。”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真正有价值的探索

对于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们而言,做骑手有着不一样的价值。但是不论是那种情况,骑手是他们当下生活状态中相对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刘秋兰是广西人,如今与老公孩子一起生活在深圳,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就会出来跑单,每天能跑七个小时左右。刘秋兰的老公在工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她做骑手时间自由,工作更有弹性,方便照顾家庭。

去年秋天,跑单两年的刘秋兰第一次受了伤,她与一辆逆行的电瓶车相撞。医药费一共花了4000多元,对方全责赔偿了七成,剩余部分通过申报新职伤报销了。

刘秋兰的理想是未来在深圳买房,让孩子在深圳读书。为了能达到入读当地公立小学的要求,她每月自费缴纳1000多元的深圳本地社保。像刘秋兰这样的骑手还有很多。在他们辛勤工作的同时,骑手“工伤险”就像一张安全网,为他们提供了意外风险保障。

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4》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就业人口为7.404亿人。提高总数接近1亿的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就业群体的保障程度。

人社部等八部门在2021年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三分法”概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鉴于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收入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按照职工的要求强调“五险一金”,而是需要分解排序。

这都为解决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伤险”探索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基础。三年间,新职伤试点效果显著,实践经验丰富,覆盖省市将从7个增加至17个,更多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也将受益于此。

在骑手“工伤险”试点扩围的同时,美团也将开始为骑手提供更多样化的保障。

4月3日,美团宣布在江苏南通和福建泉州率先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为满足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的骑手提供补贴。美团公布的试点政策显示,基于“更灵活、更包容”的原则,这一方案“无前置资格限制、无参保地点限制、无时长单量限制、无跑单类型限制”,具备开放普惠、自主选择、灵活弹性和覆盖面广四大特点,向区域内全部骑手开放,后续将逐步覆盖全国,整体预计将覆盖超百万骑手。


根据美团研究院2024年对外公布的数据,2023年通过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有745万人。三年骑手“工伤险”试点成绩在前,试点经验即将拓展至全国17省市,而养老险补贴试点效果将会得到怎样的反馈?将来又将如何一步步扩大至全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们冲的是吐槽Up主吗?分明是B站的钱袋子啊 》


《蓝莓,才是中国的天选超级水果》 《阿里的理想,腾讯的现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