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独特的生命形式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阳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系列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管理,深入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让古树名木在保护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阳江生态文明建设增绿添彩。
在阳西县程村镇坡尾村委会站背村的一处古荔枝园里,存活着20多棵已有300多年树龄的白腊荔枝树。据了解,古荔的种植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相传由国子监学生郑锦龙奉旨栽种。 历经300多年,古荔仍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成为了历史的有力见证者。
去年以来,阳西县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打造了古树公园。 古树公园提升以古树保护与修复为核心,对公园周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铺设休闲草坪,打造休闲步道,对古树群进行复壮,设置休闲台凳,建设古树公园标识景墙及科普设施,将古树公园打造成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科学宣教为一体的多元化文体休憩绿地。
同时,程村镇还打造了1个绿美生态公园,1个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以及狮子岭山地公园。 古树公园与这些点相互联动,为古树传承与发展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阳西县林业局副局长 叶志坚:
我们把这几个点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条绿美生态绿道示范带,同时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护好全县的古树,第一就是加大宣传力度;第二压实镇村责任,把古树名木保护起来;第三继续对一些弱小的古树进行复壮。
保护古树名木,对地方的优秀文化传承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市林业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古树名木规范化管理、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加强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管理、建设古树公园、加强古树名木巡查等系列措施,对我市古树名木进行保护,效果明显。
据介绍,目前全市古树名木2708株,古树群8个,实现“一树一档”,已全部录入省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开展挂牌保护,挂牌率达100%,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全市21株一级古树名木实现视频监控。
今年3月15日,由国务院签署公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施行,是为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会根据《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内容,加强对我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增绿添彩。
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 陈成勋:
一是加强古树名木科普宣传,提高保护意识;二是签订责任书,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三是加强巡查力度,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来源 | 阳江新闻
记者 | 关秀同
摄像 | 梁运龙
编辑 | 赖秀珠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