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场直播,郭德纲说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年逾半百的他,说自己悟到了人生道理,就三个字:

少说话。

初听觉得这样的道理太过浅显,可细细思索后才发现,人到中年后,说太多的话非但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反倒增添了无端的烦恼。

你说自己过得不好,一定有人嘲笑。

可说自己过得很好,又会招惹不少嫉妒。

好像无论怎么表达,都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情绪。

年岁大了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不是所有的鱼都活在同一片水里,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同样的认知和感悟。

很多时候,说多未必是真诚的象征,反倒会给自己招惹不少是非。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到了一定年纪就知道了,人到中年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苦事不宣,乐事不扬,闲事不管。


平日里你是怎么处理哀伤的?

网上有一则帖子,一个女性留言,说自己在结婚之初的时候,跟老公说了不少有关原生家庭的话。

讲小时候是怎么被家里人虐待,又是怎么逃离的家庭,考上的大学,过上了如今的生活。

本以为在相爱的人面前袒露不幸会被对方治愈,却不曾想,在日后吵架的时候,原生家庭的痛苦,成了伴侣刺向她的一把尖刀。

奚落她,取笑她,践踏她。

甚至还会在情绪上头的时候甩出一句:“怪不得别人会这样对你。”

她在帖子中说,每当这个时候自己都会痛彻心扉,那些多年经营的爱意在一点点消失,那些因为信任才露出的痛处,成了日后为了戳痛她而瞄准的靶子。

太令人窒息了。


《半熟恋人》的综艺中,谢楠向嘉宾提问:我们在生活中,要不要跟别人分享自己过往的经历。

嘉宾回复说:

这个事情一定要谨慎,我们在分享自己比较糟糕的弱点,或者是过去一个比较糟糕的隐私、隐痛的经历时,还是不要把人性估计得太高。

因为无论是再要好的朋友或是再亲密的伴侣,你都无法预估在未来某一天发生矛盾时,对方会不会用你亲手交出的这颗子弹刺穿你。

所以,还是不要对人性做出太高的估计。

毕竟,别人都有各自的月亮,独自涨潮起落,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地感同身受。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自传里写过一件事,1983年的时候,他承包的玻璃厂亏损了6万元,在那个万元户无比稀缺的年代,这样的亏损额无疑是巨大的。

曹德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对着大树抽完了半包烟,转头回到车间,跟工人们说今年的订单翻倍了。

那时候的他,为了盘活这个厂子,抵押了祖宅,家里穷到要靠妻子在菜市场捡烂菜叶过活。

但即便如此,有关那些苦痛他始终只字不提,工友们在他鼓励下卖命干活,最终,这家玻璃厂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玻璃厂家,他也多次跻身福布斯排行榜。


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人到中年谁没个苦难心酸啊,这个年纪最该清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

不必逢人倾诉你的苦痛,因为生活在这世间,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不必主动分享你的隐私。

因为你说出的话,很有可能不会获取同情,反倒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正如余华说的那样:成年人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然后睡一觉醒来,第二天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

学会自我消化和疗愈,与伤痛和解,对委屈释怀,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摆渡人,才是人到中年不得不做的修行。


最近这些年,很多账号都会劝我们多发朋友圈,多记录生活的点滴和成长,鼓励我们多表达。

殊不知,人到中年,试错成本逐年增高,面对一个相对固化的群体和存在着利益关系的通讯录,即便是表达也要有分寸。


前些天看到一个故事,夫妻俩人为了孩子读小学,要在离学校近的地方买一套房子。

俩人跑了大半年,左右比价后终于定下来一套。

因为那家的房主急需用钱,着急出售,那套房子算下来要比市场价格低了五六万。

丈夫逢人就会说这件事,事无巨细地分享自己的看房经历,还说自己是因为运气好,就连买房都能买到价格最划算的。

不曾想,两周后要付款签合同时,房主却告诉他们,这栋房子已经签了。

俩人当下就蒙了,打听了一圈后才知道,原来是表弟家里要买新房,得知他们这套房子朝向好、装修不错,离学校近又划算的时候,背着他们偷偷和房主联系了。

最终以低于市场价五万的价格,拿下了这套房子。

夫妻俩当时就傻了,可那时候只图着心里高兴和嘴上功夫,以为两周后就能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连定金都没付。

表弟也苦苦哀求他们,说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这个房子不能再拖了,更何况钱都付完了。

没办法,吃了哑巴亏的俩人只好重新再看房子,多耗费时间精力不说,先前的好价格也再难遇到了。

评论区中就有人说,人到了中年,最该忌讳的就是将自己的好事情宣扬出去。

因为过度的宣扬非但不能为你积攒福报,反倒会让别人提前探析到你的好运气,陷入不断的纷争之中。


前些年就曾看到,有带货主播炫耀自己“月赚500万”,结果被实名举报偷税漏税。

有上海“名媛”显摆自己的聊天记录,结果第二天就被人扒出来全靠拼单,被全网嘲讽。

看似一时的显摆,也给自己埋下了诸多祸端。

《周易》就曾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懂得,事情办成了别高调的四处宣扬,心里偷着乐就好,运气好的时候不必到处扩散,心中默默享受就好。

嘴上别逞强,保持一定程度的低调和内敛,不是冷漠,而是经历风雨后沉淀出的智慧结晶。

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把张扬冲动熬成静默的智慧,在半隐半藏中继续自己看似平淡,却从容的人生。


看过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便是克制住自己想纠正别人的心。

尤其是年纪稍大的群体,总喜欢用自己过往的经验给年轻人以指点,殊不知,过度的干预最终伤的只能是情份。


电视剧《好团圆》中,女主向前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爱管闲事的小姨。

小姨一家和丈夫关系很好,因为当时生完孩子需要有人打点家务,想着找个熟人更放心,便将她请了过来。

谁知道,这个小姨却一点都不懂分寸。

有次,自己因为要争取个大客户,不得不在外陪客户喝酒。

领导看她喝多了,便提议开车送她回家。

因为身上酒味太大,怕影响到孩子,俩人在小区楼下坐了会,打算醒醒酒再上楼。

不料却被在阳台上晾晒衣服的小姨看到了,跑去向前老公面前搬弄是非,诉说着她身为人母却不懂避嫌。

甚至在第二天一大早,向前没有胃口想喝口汤,想吃口蘑菇时,摆起了主人的架子,说汤来不及做,蘑菇太贵了就不买了。

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的是非。

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的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的人守不好该有的边界,过度的干预反倒导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争执不休。

大冰曾在直播间里,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关系不是很熟的份上,在别人没有主动求助的时候,永远不要主动提供意见或建议,因为这样很讨人厌。

那些仗着自己是邻居,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抱着好心的名义嘘寒问暖,乃至提供廉价的关心,提供的真的是关心吗?

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闲得无聊而已。

而现在的人,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密度过高,我们早已过了那个需要靠插手别人生活来刷取存在感的时候了。


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上曾说:

真正聪明的人,既不失言又不失人。

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很多话一旦出口说错了,永远没有再改的机会,很多事一旦做得过分了,就再也没有复合的契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莫过于少做插手别人的事,少说影响对方的话。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在于管住随时想要表达的欲望。


余华曾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到中年尤其要做的,便是将向外探求的心向内回收。

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到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力量,进而保护身体的健康,保护内心的宁静。

倪海厦老师讲过一个道理,真正一个人身体要好,要长寿,从来都不是要从他人身上找存在感,相反的,是要守住自己身体的三个宝贝:

1.眼睛。用眼过度会大量消耗我们的精气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闭目养神,让我们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2.嘴巴。话说多了容易伤元气,有句话叫“寡言为贵”。

3.心境。有句话叫少虑则心宽,胡思乱想太多,烦恼就多,这样很容易伤身体。

所以我们要学会静下心来,面对令自己烦恼的事情,不多倾诉,而是感受情绪流动,学习自我消解;

面对快乐的事情,学会减少炫耀的内心,戒骄戒躁,自我享受;

面对身边人的闲事,守口守心,不多妄言。

如此,才是为自己积攒福报。

凡事看开、看轻、看淡,你会发现,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让自己越活越开心的法宝。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林溪安,视频号: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说早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