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去医院里排队挂号,都要麻烦人帮我操作,次数多了总不好意思,想学也不知道怎么学,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也能自己用手机操作了!”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举办的智能手机课堂上,陈阿姨兴奋地展示着刚学会的“新技能”。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沟通、获取信息、享受娱乐以及进行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操作智能手机却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虽然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但仍有许多老年人面临着“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智能手机的尴尬问题。
老年人专属智能手机课堂来啦
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近日,友谊路街道社区服务办牵头,联合交通银行上海牡丹江路支行,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内的老年居民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数字教育——智能手机课堂”志愿服务课程。
“我们前期做了各种调研,了解到社区老年人对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所以联合交通银行上海牡丹江路支行为老年人开设这次课程,希望能够帮助老年朋友们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时代。”街道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介绍道,“很多老人反映,他们最想学习的就是用手机挂号看病、电子支付、打车等,因为这些都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此次课堂内容涵盖了如何用手机查询养老金明细、社保办理相关业务,如何使用电子支付、看病挂号、打车等。课堂上,老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PPT演示,一步步讲解操作步骤,考虑到老年人对新事物接受较慢,老师还特意放慢语速,反复演示操作流程。在答疑环节中,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指导老人操作,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以前出门打车遇上人少的时段,总是要站在路边等很久,现在学会了用手机打车,以后就方便多了。”“我终于会用微信支付了,以后买菜就不用带零钱了!”……老人们纷纷表示,这次课堂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新技能,更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此次活动传递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和温度,引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地融入智能社会。接下来,友谊路街道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探索更多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智慧生活。
喜报!宝山区新增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技术人才!
宝山这座公园的四月,是落“樱”缤纷的具象化啊~
宝山文创园区点亮城市创意,中成智谷成为市民游玩好去处
通讯员:陈曦
编辑:张思源
资料:友谊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