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绵阳市博物馆荣获两项绵阳市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2024年12月27日,绵阳市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绵阳市博物馆《绵阳汉平阳府君阙调查研究与保护工程技术报告》和《绵阳市博物馆出土摇钱树的科学分析与保护研究》分获二、三等奖。2025年4月3日,绵阳市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发布活动暨绵阳市社科联八届五次理事会在长虹技术中心举行,绵阳市博物馆副馆长钟治作为二等奖获奖代表登台领奖。
近年来,绵阳市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国家、省市重大文物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抓手,持续深耕文物保护技术,现已取得7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在全省地级市(州)中排名前列;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6个,总计抢救受损文物160余件/套,完成四川省科研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此次获奖的2部成果正是绵阳市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成果逐渐丰富的体现。
《绵阳汉平阳府君阙调查研究与保护工程技术报告》系统梳理了汉平阳府君阙的结构、价值与最新保护技术,是研究汉平阳府君阙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为同类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是研究汉平阳府君阙最权威翔实的基础参考著作。
《绵阳市博物馆出土摇钱树的科学分析与保护研究》综合利用考古学、冶金学等资料开展多维度研究,揭示了东汉至三国时期绵阳地区高超的青铜制作技术,更为了解摇钱树传播路线、探究东汉时期西南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重要参考。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绵阳市博物馆将持续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不断发展文物保护技术,苦练内功、继续积累,力争推出更多科研成果、争创更多学术荣誉、建设地方学术品牌,为完成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绵阳市博物馆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