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运行稳定,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以高质量监测支撑精准治污,近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防范人为干扰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精心部署,高效谋划
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空气站、水站运维基础保障严防人为干扰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延续前期全省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长效机制,会同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监控中心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在组织区市自查基础上,安排市级核查工作,明确各方职责、协同联动,严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行为。
加强核查,落实到位
以辖区内4处国控水站、11处国控水质断面、7处国控空气站点为重点,对前期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的排查结果进行进一步核查。在国控水站和水质断面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国控城市空气点位周边2公里范围内,按照“现场核查、督促整改、督办核查、问题销号”的闭环模式开展巡查,保证问题切实整改。
夯实理论,提高能力
在全市系统内深入开展学习《严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宣传手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等有关文件,并组织理论知识考试,确保干部职工将严防人为干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
下一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开展严防人为干扰工作,加强宣传警示教育力度,持续落实防人为干扰工作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运维等第三方单位的监督管理,对造假行为坚持“零容忍”,确保监测结果客观、真实、准确、可追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来源:烟台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