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刚刚过去的
“三月三”+清明节假期
你是否经历了
山歌唱到喉咙哑
糯米饭“炫”到扶墙走?
如今回归工位
不少人可能会感到
身心疲惫、情绪低落
图片来源:千库网
别慌!
这份“节后综合征自救手册”
助你满血复活!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结束长假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或心理表现。
在假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会感到厌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
图片来源:千库网
这些症状的产生,与假期中人们的生活习惯被打乱有关。例如,假期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导致睡眠规律、饮食规律被打乱,进而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从放松状态突然回到紧张状态,也可能导致心理失调,出现节后综合征。
图片来源:千库网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1
渐进式恢复作息
睡眠管理:睡前2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
用40℃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泡脚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建议在20分钟内,不宜超过3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图片来源:千库网
光照疗法:早晨接触15分钟自然光,调节生物钟,提升日间精力。
2
饮食调理
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高糖分食品。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
图片来源:千库网
3
规律运动
制定规律的锻炼计划,如每周至少进行三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活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节后综合征。
图片来源:千库网
4
压力管理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自己应对日常压力。
图片来源:千库网
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建立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5
放松心情,保持积极心态
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或工作间隙,听音乐、做深呼吸,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图片来源:千库网
面对假期综合征
无需焦虑
让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
快速恢复状态
重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期封面:
供稿 | 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许雁 龙玉婷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李萌
审核 | 黄波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