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通化市文旅市场通过红色传承、文化赋能、业态融合等方式,焕发红色旅游“新魅力”,打造假日文旅“新产品”,实现春日文旅经济“繁花盛开”。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测算,2025年清明节假期,通化市接待国内游客55.43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3.04亿。
红色铸魂 文化润心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是踏青赏花的美好时节,更是寻红色记忆、燃精神之火的庄严时刻。
清明假期,通化红色旅游热潮涌动,全市各机关单位、学校以及群众、游客,纷纷到烈士陵园、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清明缅怀英烈祭扫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杨靖宇烈士陵园累计接待市民和游客超5万人次,高志航纪念馆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
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通化市重点围绕东北抗联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五女峰抗联遗址等红色景点,打造“重走抗联路 缅怀英雄先烈”“凝心铸魂·红色之旅”等红色主题线路10余条,开展系列清明祭扫和悼念活动30余场次,组织主题宣教活动超20场次。
与此同时,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不打烊”,持续举办满族文化主题展、革命先烈事迹展等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
业态焕新 演艺“圈粉”
特色演出精彩纷呈,文旅融合活力十足。这个假期,通化全域重点景区和休闲街区持续丰富春季文旅业态。
通化老城·龙兴里全业态“焕”新升级沉浸式演绎,突出国风、民俗元素,开展潮流派对、情景演绎、东北二人转等系列活动,以“高颜值、沉浸式、抒情怀”为创新加法,引入“新场景、新体验、新内容”。节日期间,通化老城·龙兴里累计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营业收入近30万元。
集安大吉他广场正式开放,开启专场灯光秀,结合《热的雪》抗美援朝情景剧主题演出,特色鲜明、互动十足,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参与。
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打造假日温泉戏水项目,鹿鸣温泉累计接待游客4500人次。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丰富假日业态,开展“佟佳江·以岸为营露营地”日间野趣活动,累计吸引游客9000人次。
乐享悠闲假期,通化“菜市场旅行”“美食旅游”热度不减,集安早市、沿江美食街、柳河特色早夜市街区、辉南夜市等美食打卡地全部营业,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
乡野拾趣 边境探奇
清明假期,通化市充分发挥独特地域优势,推出赏花踏青、探秘世遗、探寻女神、乡村度假等春季主题产品,打造文化赏世遗、乡村微度假、农耕体验游等系列精品线路。
围绕龙缘采摘园、安娜家美早樱桃园、通化县转水湖山庄等特色采摘园区,编制采摘地图攻略,推出美早大樱桃、雪山草莓、阳光玫瑰葡萄等系列蔬果采摘,感受乡村浪漫,体验农耕劳作、品味乡村农韵。通化县裕丰元、马当村家庭农场、鑫和采摘园等地累计吸引超5000人次体验;通化县茂山公园冰凌花吸引超7000人观光打卡;大明牧场农家乐开展“春日寻花”亲子活动,体验春日骑马、围炉煮茶,民宿入住率连续2日达100%。
打造边境风情,体验“顶流”风光。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资源,开启最美边境线G331国道(丹阿线)自驾“醉”美风光,围绕鸭绿江河谷、云峰湖水库、鸭绿江国门、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大吉他文化街区等景区,串联钱湾“果宿”精品民宿、下活龙村“渔·坞”民宿、下解放村“红之宿”等特色民宿,推出鸭绿江黄金旅游带和中朝边境山水风光走廊。
清明节期间,集安高句丽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000人次,同比增长23.1%;鸭绿江国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00人次,同比增长15.5%。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铭 孙鑫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