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接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专访。在回答记者关于中俄关系的问题时,王毅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都是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负有特殊责任。两国在中国领导人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完全符合历史发展逻辑,也具有强大内生动力;有利于双方和睦相处、彼此成就,也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王毅外长近日访问了俄罗斯,在俄罗斯停留的三天中,中俄进行了战略对表,为接下来最高层会晤进行准备。这一次中俄进行战略对表,非常重要。一方面,当前世界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中俄需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及时沟通,保持步调一致,从而为进一步战略合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中俄两国面临的外界压力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同一些国家,这就需要中俄加强联系,来共同应对挑战。近日,王毅在接受俄媒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中俄之间的关系还是“三个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普京(资料图)
拉夫罗夫在会谈时也表示,俄中领导人决心持续加强俄中关系。拉夫罗夫强调,世界多数国家认为,莫斯科和北京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密切协调是当下困难时期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外交部门协调,筹备好年内各层级交往。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中国外长此次访问,再次体现了俄中两国各层级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协调配合”。塔斯社近日援引专家观点报道称。
近来年,中俄两国高层互访频繁,2024年5月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发表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一超过1.2万字的声明全面回顾了中俄合作的成就,并对未来关系发展规划了蓝图。其中关于高科技、制造业、核能、北极航道、图们江出海以及黑瞎子岛合作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引发外界高度关注。2025年以来,在美国介入俄乌冲突停火谈判的背景下,中俄元首互通电话,两国高层官员保持了密切沟通,在战略上保持了高度一致,这具有重大意义。
普京(资料图)
从历史维度看,中俄(苏)关系历经风雨,有过波折,也有过紧密合作。两国曾在二战期间,分别在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作出重大历史贡献。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确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国家关系准则,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条约延期,双方明确“俄罗斯需要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需要强大成功的俄罗斯”的共同目标,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合作,成为国际关系典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态度明确坚定。一方面,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府始终重视对华关系。普京多次强调,俄中关系基于相互信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双方互信处于历史最高程度。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比如台湾问题,普京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一贯坚持这一立场且不会改变。这一表态不仅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尊重,更是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有力维护。
普京(资料图)
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将不仅仅影响两国自身,也将深刻地影响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理解这一关系的复杂性,需要我们超越数字,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因素,才能对未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分析,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看待中俄关系的各个方面。 最终,中俄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和远见,以及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这注定是一场持续的博弈,而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