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师做PT该不该戴手套?

你平时上班会戴手套吗?

01

近日,一位治疗师在网络上发帖提问:“为什么会有治疗师不戴手套的?”


他列举了职业暴露风险——入院患者未必完成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部分患者存在皮肤问题或卫生状况欠佳。该治疗师强调,自专业学习伊始,佩戴手套就是实训课的第一要求,"同学间练习都会戴"。

然而,随之而来的讨论中,有治疗师爆料称:“领导强调,带手套可能导致治疗时手部与患者皮肤接触不充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另有治疗师反映,戴手套后被患者误会我们嫌弃他,然后被投诉了,科室现在规定禁止治疗师佩戴手套做PT。

02

争议在山东某二甲医院康复中心演变成现实冲突。

该院医生因未戴手套换药遭患者投诉,监控虽证实操作合规,涉事医生仍被罚款500元。投诉者持续通过网络渠道传播不实信息,院方陷入舆论被动。


这种"合规受罚"的尴尬局面,暴露出医疗规范执行中的深层矛盾——当职业防护需求遭遇患者主观感受时,究竟该优先保障哪方?

03

那么,医护人员为何在洗手后仍需佩戴一次性手套?专家解释指出:

· 洗手的局限性:尽管正确洗手可以减少手部90%的细菌,但在连续的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的手仍容易接触到大量暂时停留的菌群。每进行一次操作,手部可能会附着100至1000个细菌。

· 防护的重要性:手套作为医疗防护用品,能有效隔离细菌和病毒,防止交叉感染,从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双重安全。

此前,知名网球选手辛纳因理疗师在按摩过程中未佩戴手套,意外吸收了违禁药物氯替醇,险些遭遇禁赛。这一极端案例虽然罕见,但无疑暴露了徒手操作所隐藏的风险,进一步凸显了手套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

04

随着康复科、推拿科等需要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科室日益增多,如何在保障操作安全与维护患者心理感受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业内专家呼吁,医院应制定更为明确和科学的操作规范,同时加强医患沟通,消除患者对佩戴手套的误解。对此,每位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佩戴手套,也成为一道需要慎重抉择的“安全防线”。

医院、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构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找到既符合防护规范又能兼顾患者感受的最佳实践模式。

·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来源:小红书、康知了

编辑丨云自闲

本文系“康知了”综合整理创作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部分内容为广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