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ASA的开普勒望远镜,以及欧空局的盖亚卫星,共同观测了大量的恒星。在这些恒星中,有5.6万颗G型主序星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它们和太阳一样都属于黄矮星,质量通常在0.8-1.0倍太阳质量之间。

然而,在细节方面,它们却跟太阳大相径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咱们的太阳反而不正常。这究竟是为何?难道整个太阳系都是天外来客?



太阳是个恒星中的“异类”

关于细节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就是耀斑。

如果将太阳上的耀斑活动强度定为1,那其他G型主序星的耀斑强度则是100-1000。不仅强度高,频率也大到离谱。可以说,在太阳面前,这些G型主序星个个都是暴脾气。

其次就是亮度波动。许多G型主序星,亮度波动极为剧烈,几乎每隔几天就来一次。但太阳却不一样,大概每11年才产生一次亮度波动,而且每次波动的幅度也就0.1%左右。



可见,相比于其他G型主序星而言,太阳就是一个典型的“安静宅男”。

由于太阳跟其他G型星完全不是一路人,因此有科学家就认为,太阳并不是银河系的原住民,而是46亿年前突然闯进来的,或者是与其他星系碰撞而成的。

总之,在这堆“正常”的恒星队伍中,太阳显得极其“不正常”。



一个“安静”的太阳有多重要?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太阳的“安静”,很可能就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首先,一个“安静”的太阳,可以给地球带来稳定的能量输入。

按照科学家的分析,太阳内部几十亿年的核聚变反应,无时无刻都在输出着能量。而这些能量,恰恰给地球提供了长期舒适的生存环境。



有了这些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就得以存在,空气也得以流动。久而久之,生命也就诞生了。

假如太阳活动过于剧烈的话,那么液态水就会瞬间结冰,然后又瞬间蒸干。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也就无法孕育生命。

其次,太阳的“安静”,还能减少其高能辐射带来的伤害。



众所周知,恒星在剧烈活动期间,经常会发生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而这些现象爆发的同时,往往会释放大量的高能粒子,以及X射线、紫外线等。

当这些东西抵达地球以后,很容易就会破坏地球上的臭氧层,并损伤生物的DNA。所以说,一旦恒星突然发飙,那么一切生命就得终结了。

但太阳是个例外,由于它不怎么剧烈,因此基本上很难发飙。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也就得以安然无恙了。



第三,一个“安静”的太阳,还能维持地球磁层和大气层的稳定。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旦恒星爆发强烈太阳风,那么地球大气层就会被慢慢剥离。短时间内还好,一旦时间久了,地球也就变成火星了。到时候荒芜一物,谁看谁闹心。

除此之外,恒星上频繁的磁暴,也会干扰地球上的磁场。磁场一旦被破坏,轻则会影响到动物的迁徙,重则可能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和海啸。



更有甚者,它还可能对人类的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干扰,进而导致大规模停电和通信中断。可见,恒星的暴脾气,不是你想拦就能拦住的。

由此也可以推测出,一款“安静”的太阳,恰恰是地球生物的生存之机。但凡太阳脾气差了点,整个太阳系都得玩完。

太阳会走向崩塌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咱们的太阳可以一直这样稳定下去吗?如果发生意外,人类应该怎么办?



严格来讲,太阳并不能一直稳定下去,因为寿命这个东西,制约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像太阳的话,一生大概要经历4个时期,分别是初期恒星,主序星时期,红巨星时期,以及白矮星时期。一旦四个流程走完,那么太阳也就寿终正寝了。

先说初期恒星,这也是太阳的胚胎时期。这时候的太阳,还没有彻底地发光发热。整个太阳内部由一堆氢和氦聚集在一起,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球,达到了一种混沌初开的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氢和氦越聚越多,慢慢太阳就开始步入主序星时期了。这时候太阳上的氢原子,由于失去了电子,开始变成等离子态。

这还没完,等离子态的4个氢原子核,会慢慢抱团形成1个氦原子核。在这种情况下,核聚变反应也就产生了。

在此期间,这些原子会失去一部分质量,而这些质量会渐渐转变成能量,并释放出去。如此一来,太阳也就开始发光发热了。



这时候的太阳会不断升温,不断变大,形成所谓的黄矮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太阳已经燃烧了大概46亿年。不出意外的话,太阳预计可以燃烧100亿年。换言之,等100亿年过后,整个太阳系就得迎来大变局了。

按照科学家的推测,到100亿年后,这时候的太阳会进入主序星末期。



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会慢慢由内而外,越扩越大,且释放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多。期间还会爆出许多种子,让人眼花缭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一堆物质会全部挤在一起,挤的热火朝天。

由于太阳即将崩溃,因此这时候的太阳会准备放飞自我,加速膨胀。像半径的话,会从原来的69万公里,飙升到数千万甚至数亿公里。



在膨胀过程中,由于周围行星比较多,因此太阳会慢慢吞噬金星、水星等星球,甚至连地球也不放过。当吞噬的星球足够多以后,一颗硕大无比的红巨星,就闪亮登场了。

红巨星时期的太阳,也是太阳的巅峰阶段。此时太阳内部核聚变的主角,并不是氢原子,而是氦原子。

一堆氦原子会慢慢挤在一起,把自己压成碳原子,达到一种“身份转变”的地步。老规矩,随着质量的减少,反应过程会不断释放能量,以达到“质量-能量”守恒的地步。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太阳这个大熔炉在疯狂辐射,因此其核心温度可以达到1亿K,对外亮度也达到了以前的1000倍。

到了这个时候,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就开始拉开序幕了。由于视觉效果特别猛,因此人们将其称之为“氦闪”。

老话说得好,巅峰过后就是没落,太阳也不例外。当“氦闪”结束后,太阳就会变成一颗死气沉沉的白矮星。类似于江湖大侠功力耗尽,最终走向衰弱的命运。



以上就是太阳寿命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太阳不同的状态。正如人类的生老病死一样,一帧一画都不容错过。

羲和号对太阳的监控

这时候可能又有人会问了,既然太阳的潜在威胁这么大,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发飙,不按常理出牌的话,那人类该咋办?

其实针对太阳上面的活动,人类早已设置了严格监控。比如咱们的探日卫星羲和号,就监视着太阳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其突然“变卦”。



羲和号的全称为“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它抵达太阳附近以后,会24小时盯着太阳光的Hα波段,以分析太阳的明暗细节状态,。

像太阳上那些相对较暗的地方,叫做太阳黑子。而那些比较亮的地方,则被称为太阳耀斑。

一个中等强度的太阳耀斑,可以激发出伽马射线这种强大辐射,总能量相当于10-100亿个原子弹爆炸,主打的就是一个毁天灭地。



当然了,在一般情况下,黑子和耀斑都在太阳上正常的律动。双方此起彼伏,你来我往。由于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多达1.5亿公里,因此影响不大。

虽然太阳每天都会爆发泼天的能量,但地球能接收到的只占22亿分之一。所以就算太阳耀斑再多,也摧毁不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类似于羲和号一样的卫星在监控。一旦出现变故,羲和号就会立马汇报给地球指挥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能及时予以应对了。



未来如果有条件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让人类带球跑路。真到了那个时候,科幻电影也就变成现实了。

结尾

讲到这里,也不禁想起小说《三体》中,常伟思将军和汪淼的一场深度对话。

常伟思将军表示:“整个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到今天,居然没有发生重大变故?比如火星撞地球这种,一件都没发生,这难道不是幸运和偶然吗?”



要知道,咱们的宇宙纷纷扰扰,杂乱无章,指不定下一秒哪个星球就炸了。所以说,地球如此的安静,纯属是运气好罢了。

但这种运气好并不会恒古不变,总有一天还是会出事的。假如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就只有迎接死神的命运了。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乐观看待生活来得实在。就算地球会毁灭,也不要杞人忧天,活在当下才是硬道理。



与其担心宇宙爆炸,还不如想想今天晚上吃啥。毕竟相比于整个人类的命运而言,自己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太阳,熄灭或是永恒燃烧?】
新华社【星空有约|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