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跳水世界杯,中国跳水队延续辉煌,强势拿走了四块金牌。
并且,全红婵与陈芋汐还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上演了一场“世纪之战”,令人遗憾的是,未来10米跳板的全红婵以4.95分惜败。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她的失利,竟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各种各样的评论涌现出来,怀疑、指责,所有声音汇集这位18岁的女孩身上。
这么一次小小的比赛失误,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比赛失利
在墨西哥的这场10米跳台比赛,可谓是引起了无数粉丝的关注,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猛将,还有刚拿完奥运金牌的全红婵,以及中国05后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陈芋汐。
可以说,从一开始冠亚军就是两人的囊中之物,但虽然都是代表中国出战,但谁会不想拿冠军,所以从比赛一开始,两人就使出浑身解数。
全红婵首轮以标志性的“水花消失术”拿下84分,一度领先陈芋汐,然而第三轮6243D动作(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因腾空高度不足导致水花偏大,仅得75.2分,反观陈芋汐凭借稳健的626C动作(向后翻腾三周抱膝)以89.1分反超。
最后一跳,全红婵虽以5253B动作(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斩获88分,但陈芋汐凭借前四跳积累的优势锁定胜局,以4.95分的差距超越全红婵拿到冠军。
比赛结束,全红婵没有太失落,主动去找陈芋汐,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全红婵接受采访时坦诚地说,“比赛结果在预料之中,最近训练状态不好,曾经的感觉找不到了。”
自东京奥运会横空出世以来,全红婵的身材变化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18岁的她身高增至1.53米,体重增加8公斤,生理变化导致起跳需多消耗24%力量,标志性的207C动作频频出现“炸鱼式”入水失误。
尤其是在决赛中,全红婵入水瑕疵的瞬间,镜头捕捉到教练陈若琳的苦笑,这一表情迅速引发热议,被解读为对弟子失误的无奈,亦是对成长必经之路的感慨,
全红婵的失误,像一块石头丢进水里,泛起很多议论,网络上各种声音都有,其中有些批评很尖锐,还有些猜测没有根据。
有人说她水平下降了,有人说她心理素质不行,甚至有人编造故事说她故意输给队友,这些说法给全红婵带来很大压力,也说明现在社会还是太看重金牌,有些人不理解体育精神。
这件事也让人联想到之前乒乓球界发生的事情,王曼昱在亚洲杯决赛中打败队友孙颖莎夺冠后,竟然遭到网络暴力,陈梦在巴黎奥运会夺冠之后,同样也受到了类似的攻击。
这些事件暴露出网络舆论存在残酷和不理性的现象,给运动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饭圈文化”对体育界的侵害多少是有些大了,导致很多运动员都有些畏手畏脚的。
失误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技术动作,提升心理素质,为未来比赛的更好发挥打下基础。
真正的冠军,是跌倒后还能笑着站起来,对此全红婵就有很好的表现,比赛结束后,她就在社交平台连发18张搞怪照片,配文“啰嗦了,啰嗦了”,与澳大利亚选手打扑克的画面更显豁达,这种“输比赛不输心态”的坦然,才是一个运动员要有的。
尽管墨西哥站憾负,全红婵的征程远未结束,5月的北京世界杯总决赛,她将冲击职业生涯首个“超级大满贯”,仅差一枚世界杯单人跳金牌即可比肩恩师陈若琳。
技术层面,她的6243D动作虽因失误扣分,但臂展增长使其舒展度得分潜力提升0.5%,未来仍具进化空间,经过锻炼,相信她可以做的更好。
结语
体育不仅仅是为了争夺金牌,也是要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体育的真正价值,让体育精神回归其本来的面貌。
也希望网友可以理性看待比赛,对运动员多一份支持和理解,少一些苛责和评判,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