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援引俄媒报道,俄方3月28日通报称, 俄乌双方以“1:21”比例进行了阵亡士兵遗体的交换,俄方有43具遗体被归还,乌方收到了909具遗体。据法新社3月28日报道,乌克兰方面称,已接回数百名在与俄罗斯作战时阵亡的乌克兰军人的遗体,这是3年多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此类行动。乌政府机构战俘待遇协调总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称:“909名阵亡将士的遗体已回到乌克兰。”声明还说:“我们感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帮助。”



俄乌交换尸体(资料图)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10倍级差距的遗体交换,去年年底俄方也曾向乌方移交503具乌军的遗体,但是仅仅换回42具俄军的遗体,罗戈夫还真不是乱说的,因为根据公开的数据,俄罗斯总共归还了乌克兰大约3000多具遗体,而乌克兰只交回了200多具俄罗斯军人的遗体,比例差不多是1比14,如果这些数据都准确的话,确实交换比例都是在10倍以上。遗体交换比例也能大致上说明谁的战场死亡人数更多。

这也是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规模一次的遗体交换,从目前的报道来看,这些阵亡者的遗体,不是来自一个地方,一个战场,而是来自像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以及扎波罗热等地,俄方以909具遗体交换了乌方的43具,但是无妨,提供的这43具,俄罗斯阵亡人员的遗体之中,有8具不是军人,是乌军从库尔斯克带走的俄罗斯当地居民。所以,如果严格按照军人来算的话,那比例就达到了让人吃惊的1:26,而且俄罗斯现在还有很多阵亡的乌军遗体。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

这次俄方交出的909具遗体,大部分来自俄控区。比如乌军反攻时短暂占领的扎波罗热州罗博季涅,后来被俄军夺回,立刻从废墟里扒出几十具乌军尸体。而乌军能用来交换的俄军遗体,全是去年反攻时的“库存”,甚至包括3名义务兵。谁占着地盘,谁就能“囤尸体”。这场交换看似人道,实则充满政治博弈。 乌克兰急着要回遗体,是因为泽连斯基政府正被西方质疑“隐瞒伤亡”。 美国智库CNA爆料:乌军实际阵亡人数可能超7万,但官方只承认3.1万。

而且俄方归还的乌军遗体中,四肢完整的“优先品”占三成,军官遗体能抵3个普通士兵;而乌方交还的俄军遗体,有些装在黑色塑料袋里,连身份牌都不全。红十字会的白色冷藏车成了移动停尸房。909具灵柩进城时,市民自发跪地献花,但反对党质问:“用战俘换遗体,活人和死人哪个更值钱?”莫斯科则趁机宣传“乌军每天阵亡800人”的数据,打脸泽连斯基“乌军仅损失5万人”的说法。 更有军属在悼念现场崩溃:“我儿子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



战争遗体(资料图)

军事分析家指出,悬殊的遗体交换比折射出三个战场现实:制空权缺失使乌军难以组织有效反击;俄军工产能是乌克兰的8-10倍;北约军援的迟滞性难以匹配战场消耗速度。正如乌克兰总参谋部情报局长布达诺夫所言:"我们正在用血肉对抗钢铁洪流,每个百分点交换比的改善都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这场持续千日的战争仍在书写现代冲突的残酷注脚。当阵亡士兵遗体成为衡量战局的特殊货币,其背后不仅是军事博弈,更是两个民族承受力的终极考验。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这场俄乌冲突,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亲人阴阳两隔。那些年轻的士兵被战争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我们不能再对战争的残酷视而不见,不能让生命成为战争谈判桌上的冰冷数字。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无论俄乌双方,都在这场冲突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平,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