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七八十年代,解放军部队建设的故事。例如70年代,解放军部队的武器装备发展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七八十年代,解放军陆军炮兵师,与同时期苏联陆军炮兵师的火力对比。不得不说,在七八十年代,苏联陆军14个军区炮兵师,在火力投送和密度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苏联炮兵师的发展。早在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的鏖战过程中,对坦克装甲力量突击、大炮兵集群火力等概念,发展的炉火纯青。在冷战期间,苏联拥有超过200万陆军,无论是坦克数量,还是火炮数量,都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对于西欧各国来说,形成了虎视眈眈的局面。在50年代,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上,驻扎的军队,数量非常少。
按照统计,在50年代,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一线,总计部署了10多万部队。因为上述区域,一直是苏联的大后方。苏联把大部分军队,部署到了东欧、中欧等地区。但是,进入6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苏联开始陆续向远东、中亚、蒙古国境内抽调大量的部队。截止60年代末期,苏联在中苏、中蒙一线,总计部署了50多个坦克师、步兵师。
再加上海军、火箭军和空军部队,总兵力达到了118万人,出现了苏联屯兵百万的局面。以苏联陆军的炮兵师为例,在70年代,苏联陆军总计下辖了14个军区炮兵师,大体上是每个军区部署1个。不得不说,苏联的炮兵师配置,堪称火力强悍。
按照后来的资料显示,苏联的军区炮兵师,下辖了5个不同模式的炮兵旅。具体来说,下辖了2个加农炮旅、1个榴弹炮旅、1个加榴炮、1个火箭炮旅。每个炮兵旅,装备72门火炮,例如130毫米加农炮、15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或者206毫米火箭炮,全师总计装备了360门各种不同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密度和投送范围,属于世界第一梯队。
在空军对地打击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陆军部队对于炮兵火力掩护非常看重。苏联的炮兵师,没有采用三三制,而是四四制框架。除了标准的炮兵师来说,苏联的坦克师、步兵师,基本上都会下辖1个炮兵团。无论是火炮口径,还是火炮数量,也并不算少。对比苏联的炮兵师、炮兵团,同一时期,解放军陆军的炮兵师、炮兵团,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在60年代前期,我国北方的各个军区,防御力量并不是特别加强。尤其是西北方向的兰州军区、新疆军区,驻扎的兵力很有限。60年代中后期开始,面对苏联的百万大军压境,我国迅速调整了北方各个军区的力量部署。首先,北方一线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进一步加强了防御力量。
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方各个军区的整体力量。我国南方各个军区,陆续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北上。例如南京军区的27军、昆明军区的54军、福州军区的28军、广州军区的43军和47军等等,先后北上,部署到了北方一线的各个军区。我国北方一线的很多地区,以平原、沙漠、戈壁为主,基本上无险可守,防护难度非常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北方各个军区,在各个要地,修筑了大量的堡垒、要塞。同时,大同、赤峰、张家口、石嘴山等几个易守难攻的地区,属于重兵布防的区域,绝不放苏军进一步南下。鉴于苏联军队的作战特点,70年代,解放军陆军的6个炮兵师,全部部署在北方一线各个军区。当年,我国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组建了6个主力炮兵师。
按照我国炮兵师当年的规划,一个主力炮兵师,下辖了4个炮兵团,包括:下辖了4个炮团,分别是1个火箭炮团、2个榴弹炮团、1个加农炮团。大体上装备了54式122毫米榴弹炮、66式152毫米榴弹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63式或者70式130毫米火箭炮等各种口径的火炮。从火炮总数量来说,达到了210多门。
与同时期的苏联炮兵师相比,不仅仅是火炮数量,少了100多门。在火炮口径、火炮性能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在70年代的大环境下,这已经是我国炮兵师发展的极限。除了6个炮兵师之外,为了防止苏联空降部队突袭、防止苏联前线轰炸机突防,解放军部队陆续组建了14个高射炮师,装备以100毫米、57毫米、37毫米高射炮为主。
在70年代,解放军陆军的炮兵密度、火力,与苏联炮兵相比,存在明显的数量差距和密度差距。但是,对比70年代的越南炮兵,拥有碾压级的优势。1979年的南疆战事,以及之后的十年鏖战期间。解放军陆军都抽调的大量的炮兵部队参战,在火炮数量上,形成了7—10倍于敌的绝对优势。7个炮兵团同时掩护一场战役,这么富裕的火力,之前的作战中,绝对不可能。
1985年,解放军部队进行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解放军陆军的6个炮兵师,划入了各个集团军管理。到了90年代,各个炮兵师、高炮师,被拆分、重组,形成了一个个炮兵旅、防空旅。至于当年的苏联炮兵师,永远成为了历史。截止2022年,俄罗斯炮兵部队,仍然需要拖着D30型榴弹炮,到处调动。
关于我国陆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