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爸,这是咱们一起画的《星空》。”4月6日上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阿尔茨海默病(AD)诊疗病房内,患者周先生的女儿指着墙上的画作轻声说。原本神情恍惚的老人突然眼睛发亮,手指缓缓抚过画布上的星辰轨迹。作为宁波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多感官诊疗病房,这里每个治疗区都存在唤醒记忆的可能。

4月5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阿尔茨海默病(AD)诊疗病房启用。病房医疗团队由老年科认知团队、创面修复外科淋巴水肿组、心身医学科、临床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创新运用“五感疗法”,结合个性化评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该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外滩院区老年医学科病区主任胡巧霞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作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造成记忆功能减退外,还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传统的治疗模式偏重药物干预,却忽视了患者的情感需求与社会功能重建。基于此,团队提出“多感官整合疗法”理念,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激活患者残存认知功能。“我们无法逆转疾病,但可以为患者推开更多扇‘门’,让他们的世界重新泛起微光。”

“五感疗法”是病房的最大特色,包含五个功能区域:视觉墙上悬挂患者与家属共同创作的画作,触觉区设置“奇幻触觉王国”游戏,听觉室播放患者熟悉的音乐或朗读声,嗅觉区引入花草香氛,味觉区定制怀旧饮食。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阿尔茨海默病(AD)多感官诊疗病房内的触感游戏区域。受访者供图

自病房启用以来,已有30余名患者接受治疗,超八成家属反馈患者情绪状态显著改善。一位术后老人从沉默寡言变得开朗,甚至对护士开玩笑:“我要留长头发,染成彩虹色!”另一位患者在触觉游戏中逐渐恢复手部精细动作,家属感慨:“他竟能自己扣纽扣了,这曾是我不敢想的。”

“艺术是超越语言的情感表达,这些画作不是‘药’,却能唤醒患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联结。”胡巧霞介绍,病房内特设白板供患者自由涂鸦,却意外成为“才艺展示区”——有人画蛇添“福”,有人题写春联,甚至有患者将白板变成“家书墙”。一位家属写道:“谢谢你们,让爸爸又认出了我。”

“老伴,你是我的唯一”,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刘女士看着AD诊疗墙上的画作《小王子和狐狸观看星空》对着爱人朗读出这句话时,老伴潸然泪下,他激动地说:“对狐狸来说,小王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对小王子来说,狐狸亦是如此。但如果小王子驯服了狐狸,那他们就会彼此需要,就像这对夫妇,会成为彼此的唯一。”

正如病房墙上的寄语:致所有在遗忘中依然努力闪耀的生命。“这里的故事证明,记忆会迷路,但爱总能找到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