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两款“六代机”的亮相,印度的自信心遭到了巨大的冲击。迟疑近4个月后,印度又回到了“造不如买”的老路子上。
莫迪环顾四周后作出决定,希望让印度搭上日本、英国、意大利三国主导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然而这一次,一向在国际外交场合上“左右逢源”的印度碰了壁。
2024年7月的范堡罗航展上,日英意三国的“六代机”模型,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日英意三国计划绕开五代战斗机,通过整合日本三菱重工的机体技术、英国的发动机实力、意大利莱昂纳多的航电系统,打造2035年服役的“六代隐形战机”。
尽管日本、英国、意大利三国主导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是“八字没一撇”的状态,但其对印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印度国产隐身战斗机自2001年立项至今,仍停留在PPT阶段。其引以为豪的“光辉”战机,耗时30多年才勉强服役,且60%以上技术依赖进口,被讽为“万国拼装货”。
印度空军现役主力为俄制苏-30MKI,以及法制阵风战机。面对中国空军歼-20的压倒性优势,印媒哀叹“代差已无法忽视”。
印度曾尝试参与俄罗斯苏-57项目,但因性能不达标退出;后来印度向美国求购F-35又遭冷遇,莫迪直到今年才得到了特朗普出口F-35隐身战斗机的允许,但F-35隐身战斗机已经无法在解放军空军面前取得优势。
这样一来,日本、英国、意大利三国主导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成为了印度最新的希望。令莫迪意想不到的是,资金紧缺的日英意三国宁可拉沙特入伙,也不要印度这个“大国”。
据观察者网4月1日报道,沙特阿拉伯预计将以“金主”身份,加入日本、英国、意大利的“六代机俱乐部”,而多次示好的印度却遭遇闭门羹。
日本给出的理由让印度相当气愤,日本担忧印度“技术搬运工”属性,害怕日英意“六代机”技术泄露。
所有人都知道,印度和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资料显示,2020年到2024年,印度仍为俄制武器最大买家,占比一度达到了36%。
日本对印度的拒绝,表面是“技术泄密风险”,实则暗含多重战略考量。首先便是“俄印关系”这个原罪。
印度虽近年降低对俄武器依赖,但仍是S-400防空系统、布拉莫斯导弹等武器的大客户。日本担忧敏感技术经印度流向俄罗斯,进而被中俄破解;
其次,日印虽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下合作遏华,但日本对印信任度有限。日英意主导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投资超300亿美元,三国各有技术分工。印度若加入,可能要求技术共享,威胁日本主导权。日本防卫省官员直言:“印度的目标只是技术,而非共同开发”;
最后,相比于“给钱多、条件少”的沙特,印度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沙特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承诺注资并承担组装任务,日本对沙特“用钱换技术”模式更放心。
由此可见,莫迪已经遭遇了一场外交挫败,印度“造不如买”的路数,恐怕难以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