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个新兴网络用语出现在大家面前——代餐型单身。
它指的是一些单身人士自己并不尝试恋爱,但是通过观察、沉浸在他人的爱情之中来获得心理慰藉的行为。
就像我们平时看爱情小说、偶像剧、玩爱情攻略向的游戏、关注情侣博主、观看恋爱综艺等等,都是代餐型单身行为模式。
可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越来越庞大的单身群体。
2023年,我国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在2024年,有人预测这个数字已经接近3亿;
而在未来的这一年里,单身人口数量持续上涨仍然是主流趋势。
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许多“一人食”的美食教程、单身公寓的挑选攻略、独自旅游的注意事项等等。
这些因素无疑都指向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我国出现了比低生育率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单身潮”的到来!
反事实思维
有人问:“既然恋爱小说和偶像剧有市场,说明大家对于爱情还是有希望和期盼,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单身人士呢?”
诚然,爱情作为一个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怎么在当今时代却成为了洪水猛兽?
其实,大家的心中自始至终是对爱情、或者说真挚的情感有需求的,但是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两者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反事实思维”,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同事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的。
意思是当个体面对事实时,总是会用不真实的背景条件或者可能性,将已有事实进行假设性替换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你并不去想现在发生的事实,而是忍不住去想与之相差甚远的另一种情况。
根据假设条件的不同,反事实思维可以被分为上行和下行两种模式:
(1)上行反事实思维:
假设的可能性出现后比当前事实更好;例如“如果我可以再早几天复习,这次的成绩就能拿优秀了”。
(2)下行反事实思维:
假设的可能性出现后比当前事实更差;例如“如果不是我提前复习,这次的成绩只怕不能及格了”。
应用进恋爱关系中,单身人士很可能在看到互联网上的婚后生活,因而无数次预演自己的未来。
假如我结婚生子了,现在的开销就完全不够了,就要更辛苦工作;或者,幸好我没有结婚生子,要不然就享受不了这样惬意的周末了。
对于未来的悲观让他们一步一步远离恋爱和婚姻,面对情感慰藉的需求,只能从社会支持系统和“代餐”之中获取。
意义重构
在法国哲学家加缪的作品《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冷漠而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人。
他并不遵循通用的社会规范,也不认同传统的道德观,而是追逐着自己的自由,探索着自己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抵触着社会规范带来的枷锁。
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充满着不确定性的;
我们无法去统一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世界上绝对要完成的意义,而是应当探索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意义感。
这与当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
在传统的婚恋叙事中,婚姻被看作是人生大事,是每一个人到了固定的年龄段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然而在当代,庞大的婚姻负担、无穷无尽的经济压力和来自于前人的经验,让年轻人们无法再像他们的先辈一样轻易走入一段婚姻。
在年轻人们的共同推动下,过去的婚恋体系已经趋于溃散,他们会拒绝社会赋予的婚姻意义,转而以单身状态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这样的意义重构,不仅让他们寻找到了拥有共同语言的群体,更让他们获得了对抗社会规训的策略。
高高架起的亚文化
2011年左右,“单身贵族”一词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用以描述拥有高消费能力的单身群体。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大龄单身青年的看法大多是鄙夷和不理解,单身贵族的横空出世可以说给了无数想要保持独身的人们一座安全的“避风港”。
可是单身文化演变至今,单身人士却逐渐成为了“高消费”的代名词,因为不在意“三贷”:
房贷车贷和后贷,对于同收入水平的已婚人士,他们的日子过得要舒服潇洒许多。
这也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开始盯上了这一帮独身群体,用“捧杀”将他们高高架起。
还记得某年过年时的一个视频吗?打扮精致的独身小姨坐在沙发上,面带微笑地给一个接一个的孩子们发着厚厚的压岁钱。
这条视频以此来证明独身可以是财富自由的、生活精致的、无拘无束的。
可反过来呢?财富自由的、生活精致的、无拘无束的就一定是独身人士吗?
很多人就是掉进了这样一个陷阱中,用这两组互相联系起来的符号为自己打造一个外在人设,以此来博取他人的关注和羡慕。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提出过一个“拟剧理论”:
他认为任何社会互动都是一场表演,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就像是演员,在特定的场景要求中,拿着特定的剧本在舞台上表演。
而这样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按照规矩(社会规范、性别角色印象、道德准则等等)进行表演;
后台是演员的私人区域(个体内心的真实世界、真实性格等等),不允许外人进入。
你是真正想要保持独身主义,拒绝外来责任;还是跟随大流,为自己打造一个外在人设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拥有自己的判断。
在“单身潮流”愈演愈烈的今天,机遇与危机并存、前方的道路如何去走,还要看你自己的判断。
希望你也能够拥有成为你坚实后盾的家庭,为你带来温暖慰藉的友人,以及不受外部诱惑、坚定寻求自己梦想生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