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海空域开展演练,与海空兵力一起区域制空、舰机配合和对海对陆打击等科目训练。这次演习不仅检验了山东舰编队的联合作战能力,也标志着解放军航母战斗群已全面融入战区作战体系。作为大陆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并服役超过5年的常规动力航母,山东舰的此次部署充分凸显了其在完成国家统一大业中的战略地位。而其部署台湾东部的核心意义,在于建立战略防御纵深,有效阻断美军武力干涉的可能性,将台湾岛彻底纳入解放军作战的“内线”。
长期以来,美军利用台湾中央山脉的天然屏障,将台湾东部视为战略“安全区”。美军战略轰炸机、核潜艇频繁在这一区域活动,认为其可避开解放军的直接侦察与打击。此外,美军发射的巡航导弹若飞越台湾本岛打击台湾海峡目标,更是对中国大陆构成极大威胁。这种武力干涉手段被认为是外部势力插手台海局势的重要倚仗。然而,山东舰航母编队部署台岛以东,直接跳出“第一岛链”限制,卡住进出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巴士海峡,形成一道钢铁屏障。这种战略前出并非单纯针对“台独”势力,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断绝美军武力干涉的最后希望。通过建立防御纵深,解放军能够在台岛东部海空域实现立体封控,有效遏制外部势力向“台独”输送物资与军备的企图。
山东舰此次部署的另一大意义,在于彻底打破“台独”分裂势力的“战力保存”幻想。多年来,“台独”势力倚仗中央山脉的地理优势,计划在解放军大规模攻势前,将海空精锐转移至东部花莲(佳山基地)和台东(志航基地)的地下洞库,以期保存实力甚至伺机反扑。然而,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前出东部海域,舰载机可随时对海对陆实施精准打击,直接封锁“台独”战力东移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其机动部署让“台独”分子从东部海上逃窜的妄想化为泡影。航母在台岛以东的部署,相当于“一夫当关”,同时阻断了“台独”能源资源进口的“生命线”、外部援助“支持线”和逃避法律制裁的“外逃线”,形成外阻内压的强大态势。
此次演习中,山东舰首度进入台军所谓的“应变区”(接近台岛40海里至12海里水域),甚至与台军舰船近距离对峙,仅相距5至10海里。这一动作不仅在物理上抹平了台方自诩的“限制水域”,更在心理上对台军及“台独”势力形成全面慑压。
山东舰此次部署台湾东部,并非单纯为了打击“台独”,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扭转台海局势的战略格局。其背后逻辑清晰:通过航母战斗群的前出西太平洋部署,解放军不仅能够拒止外部势力干涉,还能在统一进程中占据主动,彻底锁定胜局。这也向赖清德当局及岛内“独”派发出明确信号:在解放军日益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面前,任何谋“独”伎俩都不过是困兽之斗,注定无法改变“台独”覆灭的历史结局。
总之,山东舰在台岛以东的演习部署,以雷霆之势证明了解放军航母在国家统一大业中的不可替代性。它既是外御强敌的战略屏障,也是内锁“台独”的制胜砝码,更是中国迈向海洋强国、捍卫主权完整的坚定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