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对加拿大的好感,有百分之九十五来自于白求恩,剩下的百分之五来自于大山。
大山是谁?
当初那个在中国说相声的加拿大人,本来以为他只是靠着“洋人说中国话”的新鲜劲儿火了一阵。
实际上,他远不止于此,离开了中国之后,如今的他又怎样了呢?
1
大山的成长与自己家族的教育和熏陶密不可分。大山的祖父,曾是加拿大的一位医生。
他自愿参与了由加拿大教会和中国国民政府联合发起的医疗援助项目,前往河南商丘的教会医院工作,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饶大夫”。
只是,在不断的战争和社会动乱中,他不得不带着家人四处搬迁,还在这个过程中不幸失去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这让大山爷爷不得不带着家人返回加拿大。
也是在返回加拿大的途中,大山的父亲出生了。
到了1988年,大学毕业后的大山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这是他与中国的缘分正式开启。
求学只是他接触中国文化的第一步,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国外留学生还较为稀少,作为一名“老外”,大山在中国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
他的外国人身份吸引了不少好奇目光,人们对他充满了友善,很多人愿意提供帮助和便利,这也让他在中国的初期生活更加顺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并不多,大山的到来,让他成为了当地居民眼中的特殊人物。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外国人充满了好奇和热情,这为大山在中国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也让他得以更快地融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山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更是一个文化桥梁的建设者。
正是在1989年,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
2
1989年,中央电视台筹备元旦晚会,计划邀请几位外国留学生参与小品表演。
由于大山中文流利,他被选中了参与表演。
在小品《夜归》中,大山饰演了一位名叫许大山的中国丈夫。
这个角色的设定非常有趣:他因工作繁忙太晚回家,结果被妻子玉兰锁在门外,无法进门。
大山带着委屈和无奈的情感用中文台词“玉兰,开门呐,我是大山!”,让大家哄堂大笑。
他的表演以一种独特的反差萌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既滑稽又真实,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夜归》一经播出,大山迅速走红,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明星。
无论是外国人用中文表演中国生活的奇特体验,还是他在小品中展现的幽默感,都让中国观众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大山”,这个名字不仅深深刻在观众心中,也成为了他日后演艺事业的标志。
大山在娱乐圈的崭露头角,并未让他迷失自我。
虽然名气和机会纷至沓来,他依然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兴趣,坚定了他继续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信念。
在此之后,大山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喜剧不光是娱乐,更是文化的传播载体,因此,他在1990年与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的相遇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一次文艺聚会上,大山表达了自己希望学习相声的强烈愿望,姜昆最初对此有所犹豫,因为相声是一门非常讲究语言功力和技巧的艺术,特别是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更具挑战性。
相声大师侯宝林曾明确表示不太愿意收外国徒弟,然而,大山的真诚与坚持最终打动了姜昆。
特别是他分享了自己爷爷饶宝廉医生在中国行医的动人故事,让姜昆深受感动,最终决定收他为徒。
信息来源:环球人物——那个“春晚上的老外”还在逗乐中国观众
通过拜师姜昆,大山的相声技艺突飞猛进。
3
他学习相声的基本功,还努力钻研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能将这两者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相声风格。
1990年元旦晚会时,他作为姜昆的得意门生,再次登上央视舞台,与姜昆和唐杰忠共同表演相声《名师高徒》。
与此同时,他还参演了中国经典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在剧中饰演一个名叫沃特杰弗的外国人,与侯耀华的对手戏让观众印象深刻。
而且,在辽宁的一次演出中,大山认识了来自美国的甘霖,她当时是乐队的接待员,后来他们结为夫妻,育有一子一女,组成了一个幸福的跨国家庭。
1998年到2011年,大山四次登上央视春晚,成为中国观众熟知的外国面孔。
特别是在他参与的多人相声节目中,往往扮演外国留学生的角色,通过与中国演员的互动,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创造出许多引人发笑的喜剧效果。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相声界涌现出不少新面孔。
大山也在深入思考文化交流的问题,因此他慢慢减少了相声演出,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促进中西文化相互理解的工作中。
师叔冯巩曾对他说:“要想成功,你得主动跳出舒适圈。”
于是,他决定去尝试新的方向,受加拿大政府委任,成为加中友好大使,致力于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他还开办了电台节目《大山讲故事》,在节目中分享他祖父饶宝廉医生在中国行医的感人故事,结合单口相声和脱口秀形式,推出了全新的“大山侃大山”表演。
这种幽默风趣的方式,让西方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收获了广泛的好评。
现在短视频很火,有些老外为了火,就故意用很夸张的表演来讨好观众,一下子就成了网红。
可是大山不一样,他没跟着别人瞎凑热闹,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视频里介绍中国文化,念念古诗词,说说中国和外国不一样的地方,用自己的办法传播中国文化。
信息来源:大山视频账号
虽然有些人觉得他的视频有点“老派”,但他也不管别人怎么说,觉得对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他想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只追求眼前的流量。
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他不断为世界各地的观众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拉近了东西方文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