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在那个贫困如影随形的夏天,一袋沉甸甸的大米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当母亲颤抖着双手打开米袋时,她的泪水不仅仅是为了温饱,更是为了一段即将重生的亲情。
这15斤米里,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会让一个坚强的母亲泣不成声?
01
那是1995年的夏天,一个注定被刻进我记忆深处的夏天。
那时的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初中生,对于生活的艰辛,对于成人世界的复杂,都还一无所知。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夏天给了我一记重重的一击,让我不得不过早地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
我的父亲李建国,一直是我们家的顶梁柱。
他勤劳朴实,为了这个家拼搏了大半辈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常常是天不亮就出门干活,直到月亮高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可就是这样一个硬朗的汉子,却在这个夏天倒下了。
起初,父亲只是偶尔会捂着肚子皱眉,我们都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痛。
可是,当他开始频繁地呕吐,甚至吐出血来时,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乡村诊所看了几次都不见好转后,我们不得不带着父亲去了县城的大医院。
"胃癌晚期。"医生的诊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们全家人的心上。
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那种绝望和无助,让我这个十三岁的孩子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从那天起,我们家的生活就像是坐上了一辆失控的列车,飞速地向着深渊坠落。为了给父亲治病,我们几乎掏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不仅如此,还向村里能借到钱的人都借了个遍。可是,这些钱在医疗费用面前,就像是一滴水掉进了沙漠,很快就消耗殆尽。
母亲王秀兰不得不开始打零工维持家用,同时还要照顾在医院的父亲。
我和姐姐李小芳虽然心疼父母,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努力学习,希望不要给家里增添更多负担。
就这样,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紧巴。起初还能勉强维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家的米缸彻底见了底。那天晚上,我和姐姐都饿得睡不着觉,肚子咕咕直叫。
第二天一早,我听见母亲在厨房里翻箱倒柜的声音。等我起床后,看到的是母亲通红的双眼和苍白的脸色。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我说:"小明,今天先喝点稀粥垫垫肚子吧。"
看着碗里那几乎和清水无异的稀粥,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我强忍着泪水,一口气把粥喝完,假装自己已经吃饱了。可是,我的肚子还是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02
就在这时,母亲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我的三叔李建军。
说起三叔,那可是我们家的一个禁忌话题。自从爷爷去世后,父亲和三叔就因为遗产分配的问题闹翻了。
爷爷生前一直偏爱三叔,临终前更是把大部分家产都留给了他。父亲觉得这太不公平,和三叔大吵了一架,甚至动了手。从那以后,两家就断绝了来往。
我对三叔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总是板着一张脸。每次在村里遇到他,他都会装作没看见我们,径直走过去。
久而久之,我和姐姐也学会了躲着他。
可现在,母亲却提议让我和姐姐去三叔家借米。这个提议让我和姐姐都吃了一惊。
"妈,三叔他...他会借给我们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们试试吧。就说是我让你们去的。你三叔再怎么说也是你们的亲叔叔,总不能看着自己的侄子侄女挨饿。"
就这样,我和姐姐带着忐忑的心情,拿着一个空米袋,踏上了去三叔家的路。一路上,我们都没怎么说话,各自心事重重。
我在想,如果三叔拒绝了怎么办?我们家还能撑多久?父亲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
三叔家就在村子的另一头,平时走路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可是这天,我们走得特别慢,好像每走一步都要耗尽全身的力气。
终于,我们来到了三叔家的门口。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鸡在懒洋洋地踱步。我和姐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和恐惧。最后,还是姐姐鼓起勇气,轻轻地敲了敲门。
"谁啊?"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三...三叔,是我们,小明和小芳。"姐姐的声音有些发抖。
门开了,三叔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还是那副冷冰冰的表情,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然后问道:"你们来干什么?"
我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说:"三叔,我们...我们家里没米了。妈妈让我们来问问,能不能借点米?"
三叔的眉头皱了起来,脸色更加阴沉了。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觉得这次肯定是白来了。可就在我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三叔突然开口了。
"等着。"他丢下这两个字,转身进了屋。
我和姐姐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过了好一会儿,三叔才从屋里出来,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米袋。
"拿去吧。"他把米袋递给我,语气依旧冷淡。
我接过米袋,感受着沉甸甸的分量,心里既惊喜又感激。"谢谢三叔!"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
三叔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关上了门。我们站在门口,一时不知所措。直到确定三叔不会再出来后,我们才提着米袋,踉踉跄跄地往家走。
03
一路上,我和姐姐都沉浸在惊喜中。我们没想到三叔真的会借米给我们,而且看这分量,至少有十五斤!这可够我们家吃上一段时间了。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们提着满满的米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三叔真的借米给你们了?"她惊喜地问道。
我们点点头,把米袋放在地上。
母亲迫不及待地解开米袋,准备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米。可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