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南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公然威胁,若伊朗不就核计划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将对其“进行轰炸并征收二级关税”,还宣称这将是伊朗“前所未见的轰炸” 。这一强硬言论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将本就紧张的美伊关系再度推至风口浪尖。

特朗普上台后,对伊朗的态度一贯强硬。早在今年3月初,他就曾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军事打击相要挟,敦促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谈判,甚至给出“两个月内达成协议”的强硬期限。伊朗方面也迅速作出回应,在3月27日,伊朗外交部长表示,伊朗通过阿曼对特朗普的信函作出回复,明确指出在美方实施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期间,伊朗不会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3月30日重申,直接谈判已被拒绝,但伊朗一直参与间接谈判,且间接谈判仍可继续。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特朗普再度发出战争威胁,背后有着复杂的多重因素。一方面,美国长期以来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对手,试图通过极限施压手段,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全面让步,进而遏制伊朗在中东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行动中,美军面临着严峻局势,特朗普政府担心伊朗对也门胡塞武装加强支持,使美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此外,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政府或许希望通过对外展现强硬姿态,转移国内民众对其一系列内政改革引发争议的注意力。

面对美国的强硬威胁,伊朗国内政治势力呈现出复杂的应对策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倾向于通过对话寻求美国减少制裁,缓解伊朗经济压力,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及以其为代表的保守派则坚持对美强硬立场,认为美国不可信,与美直接谈判无法维护伊朗国家利益。在这种内部政治分歧下,伊朗一方面明确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另一方面又表示间接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同时积极做好应对美国军事打击的准备。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国际社会对美伊紧张局势深感忧虑之时,中国及时表明了立场。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不久前中方主办了伊朗核问题北京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关于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五点主张。中方始终认为,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选择,应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基础上达成新的共识。他强调,美国执意退出伊核协议,严重干扰了协议执行,美方应当展现政治诚意,早日回归复谈,制裁施压与武力威胁根本没有出路。

当前,伊朗核问题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局势虽有升级风险,但也存在通过对话谈判达成政治外交解决方案的重要契机,当务之急是有关各方秉持建设性态度,加大外交努力,为复谈创造条件。中方也将继续劝和促谈,努力推动早日恢复谈判,寻求兼顾各方合理关切、公正平衡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事实上,美国对伊朗长期实施的制裁以及频繁的军事威胁,不仅给伊朗带来巨大伤痛,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多年来,美国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遭受重创,货币贬值、通货膨胀高企,民众生活承受巨大压力。

从国际舆论来看,美国的霸凌行径遭到众多国家的批评与反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的单边制裁与军事威胁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国际秩序。美国这种动辄挥舞制裁大棒、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让地区局势陷入恶性循环。



特朗普(资料图)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摒弃霸权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回归谈判桌。伊朗核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美国展现出真正的政治诚意,尊重伊朗的主权与合法权益,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中方提出的五点主张以及积极劝和促谈的努力,为解决伊核问题提供了正确方向与可行路径。希望美国能够悬崖勒马,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伊朗核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为中东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