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如鑫淼
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新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了规定。
新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这个之前大家都知道,是在前不久全国“两会”期间透露出来的。
还有4层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而且《规范》还提高了墙体和楼板的隔声情况。提高了户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的栏杆高度。
要求公共移动的通信信号得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的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必须安装在专用平台,不能挂墙上。还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供暖空调设施要求等等。
这个《新规范》今年5月1号起施行。
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的距离装电梯,而且还对墙体和楼板的隔声性能做了规定。其实这一点就楼板跟这个墙体的隔音这一点要求是顺应群众的呼声,说实话现在的楼房隔音很差,这楼上楼下稍微有点儿动静都能听得很清楚,尤其是家里养宠物或者有小孩子的蹦蹦跳跳也不好控制。
为此,闹出邻里纠纷,很多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发生肢体冲突。如果隔音标准将大大提高了,那肯定会减少邻里纠纷噪音,也就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有住宅层高从以往的2.8米提升到3米。虽然只是长了20厘米,其实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层高的提升,首先直接作用于居住舒适度的提高,在以往2.8米的层高标准之下,扣除楼板的厚度,实际室内也只是有2.5米左右,再加上装修的时候吊顶。居住空间高度可能会进一步的压缩。
如果不高或者压缩的过于的大了。什么感觉呀? 那么装修能达到2.7米,空间就变得更加开阔了。从2.5到2.7,多了20公分。
开阔之后,人们在室内活动也更加自在,没有那种压抑感。同时,更高的层高可以容纳更大尺寸的窗户,那么窗户大了,采光啊,通风效果就更好了,那就让室内更加的明亮敞亮,空气流通性更好,更加清晰,减少潮湿。
《新规》为大家营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那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规定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过去房地产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就在住宅层高上做文章,导致住宅的品质参差不齐。
如今层高提升到不低于3米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必须遵守。这将促使开发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开发商就不得不加大在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这些方面的投入,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从建筑技术创新角度来说,3米层高的住宅也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像更高的层高可以更方便安装全屋智能设备。实现灯光自动感应,窗帘语音控制、温湿度智能调节等等,来提升居住的便利性。
智能化也有利于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还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的节能环保。还可以安装更先进的通风空调乃至消防系统创造条件提升住宅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
总之,这一系列的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住宅的品质,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提升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挑战。
比如,增加层高好像就能增加2%到3%的成本,那么成本多了,会不会左右到最终的房价呢?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对于品质提升之后的住宅还是比较认可和接受的。愿意为更好的居住体验支付一个更合理的价格。
而且,我看业内分析,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成本不一定增长,有望得到这个有效控制的。因为规范化之后成本不一定能上升。
还可能会对城市的规划、建筑容积率这些方面都有影响,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的时候,规划审批的时候都得做好充足协调。所以说,住宅层高标准调整为不低于3米为代表的这些国家标准,包括带电梯可研性,都是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居住需要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对住宅品质提升的决心。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