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
饮食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胃最怕的食物,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还会告诉大家要想保护胃的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01
胃最怕这5点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高盐食物
长期过量摄入盐分,不仅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对胃部健康同样构成威胁。
高盐饮食会直接刺激胃黏膜,进而可能引发胃壁细胞的损伤与脱落。胃壁细胞作为胃部的重要保护屏障,其受损会显著提升患胃炎的几率,甚至可能诱发胃癌。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量。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此外,还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腌菜、泡菜、火腿、香肠、培根等盐分含量较高的食品。
据相关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的人群,其患胃癌的风险相较于常人高出2.21倍。
2
高糖食物
年轻群体普遍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不少人在压力来袭时倾向于通过食用甜食来缓解情绪。
科学研究指出,频繁摄入高糖食品不仅易导致蛀牙问题,还可能提升罹患胃部疾病的风险。部分甜食中含有的成分,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及糖精,不仅可能扰乱肠道的免疫平衡,损害肠屏障的正常功能,还可能破坏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和谐状态。
此外,高糖饮食的盛行也被认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关联。
建议:每日糖分的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以内。在家庭烹饪时,应尽量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添加糖。
在选购食品时,应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标签信息,优先选择那些不含添加糖的产品。例如,若配料表中列有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或蜂蜜等成分,应尽量减少摄入。
3
吸烟饮酒
吸烟与过量饮酒均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两者均可能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因。吸烟会削弱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并减少唾液分泌,而饮酒则可能干扰食管的正常收缩功能,显著降低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同时刺激胃酸分泌,影响胃部的正常蠕动,进而引发胃和食管的功能性衰退,最终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此外,长期吸烟和饮酒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已证实,吸烟会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这主要是因为香烟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诱发胃癌。而酒精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并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和出血。同时,酒精还会对肝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高度酒的危害更为显著。
建议: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若确实需要饮酒,成年人每日的酒精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15克以内。
4
饮食不卫生
日常饮食中若忽视卫生问题,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乃至胃癌等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会产生腹痛、嗳气、上腹胀满及反酸等不适症状。
建议:餐前便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注重个人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在进餐时推行分餐制度,并广泛使用公筷公勺,这些均是阻断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5
某些药物
长期摄入某些特定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建议:先向医生咨询,全面了解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关于吃辣会伤胃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辣椒本身并不会对胃造成直接伤害,其含有的辣椒素仅会引发食管和胃部的灼热感,但这并不等同于实质性的损伤。相反,适量食用辣椒对胃部健康还有一定的益处。
2021年,英国牛津大学与中国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51万中国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喜爱食用辣椒的人群胃肠道癌的风险较低。与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风险降低了19%,胃癌风险降低了11%,直肠癌风险降低了10%。
然而,尽管吃辣对胃有一定的好处,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此外,许多辛辣口味的菜肴往往含有较高的油脂和盐分,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胃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2
保护胃要这样做
要想让胃保持健康状态,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之外,下面这些好习惯也很重要。
1
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水分,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和维生素C等。这些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对维护胃部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有研究表明,尽管蔬菜的总体摄入量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没有直接关联,但特定类型的蔬菜,如葱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对预防胃癌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
此外,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量也被证实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综合分析了截至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17项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每周摄入水果3次及以上的人群,与摄入频率低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了62%;而每周摄入蔬菜3次及以上的人群,与摄入频率低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了38%。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尽量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建议每餐中蔬菜的量占据餐盘的一半,并优先选择深色蔬菜,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对于水果,每天摄入相当于2至3拳头的量即可满足健康需求。
2
常吃豆制品
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腐竹、素鸡、豆干、豆腐丝等,均富含大豆异黄酮。据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够促使胃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预防和抵御胃癌的积极作用。
3
别吃得太撑、要细嚼慢咽
每餐应合理控制食量,避免过量进食,以七八分饱为宜,这样可以防止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通过细嚼慢咽的方式,我们能够有效地把控进食量,防止吃得过饱。每口食物多咀嚼几次,可以使食物被更充分地磨碎,从而增大消化液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减轻胃肠的运作压力。
4
保持健康体重
为了维护胃部健康,体重管理同样至关重要。肥胖人群往往内脏脂肪含量较高,而一项关于胃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内脏脂肪是贲门癌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此外,肥胖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并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当BMI达到或超过24时,即被视为超重;而当BMI达到或超过28时,则属于肥胖范畴。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另外,对于成年男性而言,如果腰围达到或超过90厘米,女性则达到或超过85厘米,即被视为腹型肥胖。即便你的BMI处于正常范围,但如果腰围超标,同样需要采取减肥措施。
因此,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更是为了身体的整体健康着想。
资料丨科普中国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