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装修的新房,被各种杂物堆满;当你精心挑选的家具软装,随着时间变得黯淡无光;当你原本抱以期许的家,渐渐沦为一个让你徒增“内耗”的空间。
才发现装修的尽头,从来都不是堆砌,而是一套合理的“收纳系统”。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应该有它该有的位置。
本期就为大家总结了10处比较重要的“收纳设计”,不是胡说,而是过来人的经验。
一、进门脱下来的衣服
大多数人回家后都习惯把脱下来的衣服,往沙发或椅子上随手一扔。虽然扔的时候很爽,但收拾起来也真的很累。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在玄关处设计一处“挂衣区”就能解决,在减少凌乱的同时,也能让生活更有秩序感。
二、进门脱下来的鞋子
鞋柜,基本上家家都有。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习惯将鞋子脱下来扔在玄关处。究其原因,还是懒得开柜门收纳。
如果你改不掉这个习惯的话,我建议你给鞋柜做“双层底板设计”。一层放换下来的鞋子,一层放家居拖鞋。不需要你用手收纳,用脚随便拔拔,同样可以做到整洁秩序。
三、餐厅的备用凳子
生活过日子,家里总要准备一些备用的凳子吧。虽说大多时候都处于闲置,但却不能没有。否则,家里来客时会非常尴尬。
所以,我们在装修时也要给备用凳子规划一块收纳区。
最方便的位置,自然就是餐边柜了。只需要预留一块宽度40cm,深度40cm,高度不低于65cm的空间即可。
Tips: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在预留尺寸前就把凳子的尺寸给确定好。
四、换季的小电器
夏季的电风扇,冬季的取暖器,每次一到换季的时候,这些季节性电器就要收起来了。
若没有合理的收纳区,那么就会像下图中一样在某个角落里吃灰,且占据了一定的活动空间。
所以,我们在装修时也要给这些“季节性电器”留个收纳区。比如阳台柜就是一个不错的位置。深度50cm,宽度80cm,高度1.2m以上,如果尺寸不够,你还可以将这些小电器拆开收纳。
五、扫地机器人
都说扫机器人不好用,但其普及率越来越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想彻底解放双手,那么在装修时也得给它安排一个位置。
至于收纳位置,可以放阳台、客厅、餐厅,也可以单独给它准备一个小柜子,重点是柜子要做无底板处理,方便它自由进出。
若认为柜子空一截不太美观,还可以利用智能铰链做一个自动翻盖柜门,让空间更加整体。
六、小厨电收纳区
破壁机、空气炸锅、微波炉、电磁炉…,就现在的厨房小家电来说,种类越来越多了。
若在装修时没有做好收纳,后期就会堆满整个橱柜台面,极大压缩了操作空间。
所以,我们不妨给厨房设计一组“高柜”集中收纳,一来扩充了厨房的收纳空间,二来也让厨房更加整齐秩序了。
开放式隔层区记得做抽拉设计,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了蒸汽对柜子产生的影响。
七、清洁工具收纳
你以为家里的清洁工具就只有扫帚和拖把吗?实际上,还会有平板拖、魔术拖、玻璃刮板、纱窗纱等等。
常见的收纳方式有两种:
1)利用卫生间墙面空间收纳,只需要购买相应的挂钩、夹子辅助就行,既简单用起来也方便。
2)设计一组专用的家政柜,深度30cm就够了,记得给内部安装上洞洞板,可以最大化提升收纳力。
若柜子空间比较有限,可以参考下图,利用伸缩挂钩做纵向收纳,同样可以扩充收纳。
八、行李箱收纳
行李箱,基本上家家都有几个。只是有些家庭使用频率比较高,有些家庭却常年闲置。
所以,我们在收纳规划时,也要结合使用频率来考虑。
使用频率高:可以给柜子规划一块无底板收纳区,收纳时将行李箱推进去就好,规避了搬上搬下的麻烦。
使用频率低:可以找一些不太好用的夹角区来收纳,比如衣帽间转角区、榻榻米床头侧抽区、箱体床等。
值得一提的是,行李箱收纳并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因为行李箱本身就是一个收纳工具。
九、厨房果蔬收纳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水果蔬菜都不适合放冰箱收纳,以至于很多家庭把蔬菜买回来后,都是随手往厨房一扔,又乱又容易坏。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只需要给厨房安排一个置物架就好。
不过我更倾向给橱柜设计一块“开放式拉篮区”,可以让厨房看起来更加整洁利索,并且用起来也很方便。
十、睡前脱下来的衣服
与进门脱下来的衣服一样,睡前脱下来的衣服同样需要一块收纳区。否则,床上、床头柜上、飘窗上就会堆满各种衣服。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规划一块次净衣区来解决。
1)购买一个成品的衣帽架,不管是放床尾处,还是放床头旁边,实用性都很强。
2)可以利用衣柜设计一块次净衣区,比如衣柜侧面、床尾柜正面。
3)可以在卧室门后设计一块简易的挂衣区,既不占空间,又能解决临时挂衣需求。
其实收纳从不是拼柜子数量,而是结合动线和生活习惯,让每件物品都有一个合理收纳区。只有这样,入住后才不会乱。当然,定期的断舍离也很重要。
(本文由齐家安安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