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台霞光紫SU7转手记:一年保值率91%背后的市场逻辑

2025年4月5日,小米SU7创始版首位车主王化萌宣布以26.7万元出售车辆。这辆行驶2万公里的霞光紫SU7,最终被车商以不低于27.5万元的价格转售,按原价29.9万元计算,一年保值率达91%,远超新能源车行业平均54.3%的水平。



从“高光交付”到“二手宠儿”

2024年4月3日,雷军在上海赛车场为创始版车主逐一开车门交付,王化萌作为全国首台霞光紫车主,曾调侃“期待入住小米之家”的发言成为经典。如今,这台车因“首台+限量色”标签,被二手车商称为“汽车界潮玩藏品”。

保值率为何逆势飙升?

1. 稀缺性加持:创始版全球限量发售,霞光紫配色仅限首批88台,叠加雷军亲自交付的仪式感,形成独特收藏价值。

2. 品牌溢价效应:小米跨界造车的“流量体质”,使其二手车自带话题度。车商直言:“挂着雷军签名和创始编号,转手就能吸引米粉和投资人”。

3. 市场供需失衡:新车交付周期长达36周,准新车在二手市场溢价5%-10%,0公里订单车甚至能按原价转售。



尽管当前数据亮眼,但行业对小米保值神话的可持续性存疑:

产能爬坡冲击:小米3月交付量已达2.9万台,全年目标35万台,供给增加或稀释稀缺性溢价。

技术迭代风险:新能源车换代速度快,2024年特斯拉Model 3因技术过时贬值27.1%,小米未来或面临同样挑战。



投机泡沫显现:部分车主以“期货思维”购车,试图通过短期转卖或租赁回本。但近期SU7 Ultra日租价格已从峰值10万元/月跌至1888元/天,市场需求回归理性。

车主画像:从情怀到实用主义

王化萌卖车理由折射出部分用户心态变化:“生活调整”背后,或是高性能车与日常需求的不匹配。类似案例并不少见——武汉一位SU7 Ultra车主提车10天后转手,坦言“订车时上头,实际家用更需要SUV”。而选择保留车辆的用户,更多看重其智能交互体验:如SU7 Ultra配备的8155芯片车机、自定义驾驶模式等功能。



结语

小米SU7的高保值率,本质是跨界品牌效应与饥饿营销共同催生的短期现象。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购车仍需回归本质需求:若为代步,没必要为“创始版”标签多花数万元;若为投资,则要警惕产能放开后的价格波动。毕竟,车终究是工具,不是理财产品——再高的保值率,也抵不过一句“适合自己最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