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好命三两六,贱命四两三",千年古训道破命理玄机。
相术大师麻衣道者曾在《麻衣相法》中记载:"人之身骨轻重,与其祸福寿夭紧密相连,骨重者如负重前行,骨轻者似乘风破浪。"称骨术,这门源自上古先秦、成型于唐代的神秘术,被历代帝王将相视为洞察天机的奇术。
唐太宗时期,天文学家袁天罡凭借此术准确预言狄仁杰日后"位极人臣";宋代著名相士袁守城曾言:"骨重福薄,骨轻福厚,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太乙金华宗旨》更将人的骨分与命运紧密联系:"骨分乃天定,是人与生俱来的命数烙印,决定其一生荣辱成败。"
明代《滴天髓》记载了一段君臣对话:"帝问:'朕命几何?'相者答:'陛下骨分九两九,乃千年难遇之龙命。




称骨术,又称称命术,源自上古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经汉唐两代道家术士不断完善,最终成型于唐代。《太上感应篇》中有明确记载:"天曹掌善恶,司命掌生死,骨重命短,骨轻寿长。"
《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形与神俱,骨重者,地气旺而天气衰;骨轻者,天气旺而地气衰。"这套算法正式记载于《麻衣神相》,后在《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等古代命理经典中得到进一步阐释和应用。


称骨术核心理论认为,人的命运与其"骨分"轻重密不可分。人的八字干支蕴含着特定的数值,通过精确计算年、月、日、时四柱的"骨分"总和,便能洞悉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轨迹。《称骨歌》中曾言:"骨重者如负重前行,骨轻者似乘风破浪。"
贞观三年冬,长安城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兼相术大师袁天罡正赶往皇宫为太宗皇帝推算来年国运。途经一座破败的山神庙,他决定在此避雪休憩。
庙内烛火微弱,袁天罡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盘坐在神像前。老者面如冠玉,眉如利剑,双目炯炯有神,衣衫虽旧却干净整洁,浑身散发着一股超尘脱俗的气息。




"老丈为何独坐于此冰冷之地?"袁天罡好奇地问道。
老者抬头,目光如电:"天罡先生,贫道等你多时了。"
袁天罡吃了一惊:"老丈认识我?"
"岂止认识。"老者笑道,"你的五星预测之法已臻大成,但在命理一道上尚有欠缺。我今日特来相授一法,可助你窥见凡人命数。"
袁天罡细看老者,忽然惊呼:"您是麻衣道者?传说中能掐指算尽天下事的神仙?"
麻衣道者微微颔首:"虚名而已。我观天罡兄气机牵动,今日必有贵人相助,故在此等候。"
"弟子拜见老师!"袁天罡立刻跪下叩首。
麻衣道者扶起他:"无须多礼。今夜传你一术,名为'称骨'。此术非同寻常,可称量人之骨分轻重,预知其一生命运。"
老者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朴的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绢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天干地支和对应的数值。
"此乃千年前黄帝时期钧天监所制《称骨表》,历经周易八卦师、战国纵横家、汉代谶纬学者和历代术士不断验证完善。人的八字蕴含特定数值,年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依干支相配,计算骨分总重。骨分有定数,命运亦可知。"
麻衣道者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八卦图,又划出天干地支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各有定值。如子水一两,丑土二两,寅木三两..."


整夜,麻衣道者详细讲解着称骨术的玄妙。袁天罡聚精会神地记录着每个细节,偶尔提出疑问,麻衣道者都一一解答。
"天干为阳,地支为阴,阴阳相配,得出骨分总重。三两六者,上等吉命;四两三者,苦难贱命;七两四者,显贵之命;一两七者,长寿之命;九两九者,至尊之命。此乃万古不易之理。"麻衣道者解释道。
"若人骨分为三两六,此乃上上之命,主一生荣华富贵,福寿双全;若为四两三,则为下下之命,主一生劳碌奔波,困顿不堪。"
"那帝王之命应是几两?"袁天罡好奇地问。
麻衣道者微笑道:"九两九,至尊之命。但天下之人,亿万之众,能得此命者,千年难遇一人。"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麻衣道者起身告辞:"天机不可多泄,此法慎用。非有缘者,切勿轻传。命理之学,贵在救人,不可谋私。"
袁天罡恭敬叩首:"弟子谨记师嘱。"
当他抬头时,麻衣道者已消失在茫茫雪景中,只留下地上的八卦图和称骨表。袁天罡小心翼翼地收好绢纸,离开了山神庙。
次日,雪停天晴。袁天罡急于验证称骨术的准确性,便来到长安最繁华的朱雀大街。
正午时分,一位锦衣玉带的富商从马车上下来,吩咐随从在酒楼订下雅间。袁天罡上前行礼:"这位老爷,可否让贫道为您算上一卦?"
富商王员外傲慢地瞥了他一眼:"本人家财万贯,府中养着数位术士,何需路边术士占卜?"
袁天罡不慌不忙:"老爷骨分四两三,虽现今富贵,恐怕十年之内,家业凋零,妻离子散啊!"
"大胆狂徒!"王员外大怒,"来人,掌嘴!"
几个随从正要上前,一位捧着账本的老管家急忙阻止:"老爷息怒!此人所言或有道理。"
"胡说!"王员外怒道,"我家三代富贵,怎会有此厄运?"
老管家低声道:"老爷可还记得先老爷临终前的话?说我们王家祖上本是寒门,能有今日富贵实乃祖上积德所致。但近年来,老爷您......"
王员外沉默片刻,神色变得凝重。他挥退随从,邀请袁天罡到酒楼密谈。
"道长,我近年确实做了些伤天害理之事。家中库房曾遭雷劈,妻子久病不愈,长子赌博成瘾......这些都是报应吗?"
袁天罡沉声道:"骨分四两三本是下下之命,但命数虽定,人力可改。若老爷悬崖勒马,广行善事,或许能转危为安。"
"该如何做?"王员外急切地问。
"《太乙救苦经》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爷若能济困扶危,施粥赈灾,或可改变命数。"
王员外听罢,当即决定捐出一半家财,在长安城建立义学、粥棚和医馆,救济贫困百姓。
同日下午,袁天罡在城南书院外遇到一位正在卖字画的清瘦书生。那书生衣衫褴褛,面容消瘦,但眉宇间透着不屈的英气。
"这位公子骨分几何?"袁天罡走近问道。
书生惊讶地看着他:"先生何出此言?"
袁天罡掐指一算:"公子骨分三两六,乃上上之命。虽现今落魄,五年内必金榜题名,十年内必位极人臣。"
书生苦笑:"道长莫要玩笑。学生李朗家贫如洗,赶考三次皆落榜,如何能有大富大贵?"
袁天罡正色道:"贫道从不妄言。公子骨骼清奇,额有贵相,眉藏官禄,乃当朝一品之相。若不信,可在此契约一纸,五年后验证。"
书生半信半疑,还是与袁天罡立下了字据。
三年后,李朗果然高中状元,被皇帝亲赐金銮殿上吃酒。七年后,他官至右丞相,位极人臣。每当回想起当年那位算命道士的预言,他都感叹不已,多次派人寻找袁天罡答谢,却始终未果。




这两件事很快在长安城传为美谈。人们纷纷寻求袁天罡算命,称骨术也由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麻衣相法》记载,称骨术有一套严密的计算体系。首先需将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转换为天干地支,然后按照特定数值表计算出骨分总重。不同的天干地支对应不同的数值,如子水一两,丑土二两,寅木三两,辰土五两......将年、月、日、时四柱干支所对应的数值相加,得出的总数就是一个人的骨分。
《滴天髓》中记载了详细的骨分对照表:三两六者,大富大贵,福寿双全;四两三者,贫困潦倒,一生劳碌;七两四者,功名显达,位高权重;一两七者,清闲自在,长寿无忧;九两九者,至尊至贵,帝王之命。
然而,就在称骨术声名鹊起之时,一桩怪事引起了人们的困惑......
一日,袁天罡在街头为两对双胞胎兄弟算命。按理说,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双胞胎,骨分应当完全相同,命运也应相近。但奇怪的是,第一对双胞胎兄弟虽骨分相同,一个却富甲一方,另一个却穷困潦倒;第二对双胞胎兄弟同为七两四,一个官居高位,另一个却郁郁不得志。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质疑道:"道长,同是七两四,为何命运相差如此之大?"
袁天罡与这两对双胞胎深谈后若有所悟,回到寓所细思这件怪事。第二日,他决定再访麻衣道者,讨教其中奥秘。
途经一处茶肆,恰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悠然品茶。老者见到袁天罡,笑着招手:"天罡道友,可是对称骨术有了新疑问?"
袁天罡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当初在山神庙外偶遇的麻衣弟子。袁天罡拱手行礼,坐下后道出困惑:"前日为两对双胞胎算命,骨分明明相同,命运却天差地别。更有世人常言'好命三两六,贱命四两三',但我观察多日,发现骨分三两六者亦有穷困潦倒者,四两三者中也有青云直上者,这称骨术究竟准不准?"
老者抿了一口茶,意味深长地说:"世人只知'好命三两六,贱命四两三',却不知其中玄机。你可曾想过,为何同样骨分,命运迥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