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面对执意对华加征关税的美政府,中方十分果断的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既然美国不想谈,那么中方也就“不谈话、只谈钱”了。

4月4日当天,中方不仅公开宣布自4月10日起,要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还直接12箭齐发,有力回击了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留给美国的窗口期就只有4天了,因为一旦过了4月10日后,那些“迟到”的美国商品,就不得不交钱了。

那么,中方“12箭齐发”的组合拳,究竟是什么呢?



  • 中国新闻网 4月5日 关于“中方打出反制组合拳,有力回击美‘对等关税’单边霸凌”的报道

随着中方采取一系列反制后,特朗普政府又将作出何种反应呢?

中国组合拳打出



中美贸易

2025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一纸公告,将中美贸易博弈推向了新高潮。

面对美国单方面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的“对等”挑衅,中方以一套覆盖关税、出口管制、实体制裁等多维度的“组合拳”强势回应。



根据中方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将在现行关税基础上加征34%的附加税。

不过中方设置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若货物在4月10日12时01分前已从启运地出发,并在5月13日24时前完成进口,则可豁免加征关税。



这意味着留给美国企业的“免税通关”时间仅剩不到一周(截至4月10日),而运输周期较长的商品仍有约一个月的缓冲期。



中方此举背后暗含双重逻辑,一方面,34%的税率远超此前中美贸易战中15%-20%的局部加税幅度,直接覆盖美国全部输华商品,形成全面施压。

另一方面,缓冲期既是对国际贸易物流规律的尊重,也为双方后续谈判留下余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额达1636.2亿美元,主要涉及农产品、微芯片、机械设备等领域。

而此次加税将显著抬高美国商品在华成本,倒逼进口商转向巴西、阿根廷、东盟等替代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的反制远不止于关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同步推出的措施,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的“非对称打击”体。



这套组合拳包括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与出口黑名单、农产品精准“卡脖子”以及向WTO发起诉讼等等。

中方的反击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连锁反应,4月5日美股收盘时,道琼斯指数暴跌5.5%,两日内市值蒸发约6.4万亿美元。



有机构分析预测,全面加税将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0.5%,进口商品价格涨幅或达15%-25%。

例如,依赖中国稀土的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电池成本上升,可能延缓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转型计划。



如今距离4月10日中方关税生效仅剩4天,留给美国的谈判窗口期已经不多了。

有观点认为,若美国不取消“对等关税”,中方可能进一步扩大反制范围,包括对波音飞机、液化天然气加税,甚至限制稀土出口至第三方国家。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博弈激烈,但中美经济的高度互补性未变,2024年中美贸易顺差达7万亿元,绿色技术、粮食安全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中方在反制中预留了谈判空间:34%关税设置缓冲期,部分农产品仍可通过第三国转口。



这场贸易博弈的结局,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历史经验表明,当美国本土经济受损显著时(如2019年加税暂缓),美政府政策回调可能性也将随之增大。



这场“只谈钱”的较量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单边霸凌终将反噬自身。

而中国正以法治化、精准化的反制,为多边贸易秩序写下新的注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